大医二院-附院

胃肠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胃肠外科是我院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作为大连市医疗软实力建设肿瘤中心的一部分,胃肠外科重点研究胃肠道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诊断、治疗和疾病的发展规律。同时,对胃肠道其它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肛门周围疾病的诊治有专业性研究,治疗效果良好。

目前,胃肠外科以微创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胃肠道疾病为特色,在继承了我院普外科的优良传统和精湛医技的同时,更使之发扬光大、改革创新。腹腔镜微创手术,是在腹腔镜指导下进行的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不但可以达到同样的根治效果,还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具有病人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以任双义主任为核心的技术团队,首先开展了经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经腹腔镜腹腔探查术、腹腔镜肠瘘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等微创手术。目前,我院胃肠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胃肠道疾病的手术技术在大连市乃至辽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该团队不仅技术精湛而且具有可持续性,使该项技术成为胃肠外科常规手术。胃肠外科不仅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精湛而且还联合术中电子肠镜、胃镜、术中超声等技术,使微创技术应用到极致,一些原来需要开腹手术的疾病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下不再需要开腹即可完成。先进微创技术的应用,为大连及辽南地区胃肠道肿瘤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使患者的手术创伤降至最低。期间,国家卫生部支助的课题“结直肠癌腹腔镜微创手术标准化研究”等课题的开展更带动了胃肠外科微创手术技术的提高。

胃肠外科的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具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医师2人,硕士学位医师3人。科主任任双义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疗技术精湛,科研及教学能力强,曾先后获得“大连市医务工作先进个人”,“大连市365天安全行医先进个人”, “大连市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先进个人”、“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杯”竞赛活动诚信服务先进个人”、“2010—2012年大连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优秀科主任”。“大连医科大学教育先进工作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最受欢迎的理论授课教师”、 “大连医科大学第二届良师益友”等荣誉称号。

科室内科研工作积极努力,参加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课题2项,其中国家卫生部课题1项,辽宁省课题1项,参加973子课题1项,获得辽宁省科研成果1项。参加编写医学专著4部,参编教材3部。发表英文SCI收录的论文10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数十篇。

高超的医疗水平,高尚的医德医风,先进的医疗技术,永远是胃肠外科全体医务人员不变的追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立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患者之家

8月22日下午,我院消化内一科举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成立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医患沟通,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科学诊治水平。患者之家医疗团队总负责人、消化内科主任姜春萌主持活动,并组织举行了第一次活动。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病的总称。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以上三者任意两种种或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的重叠综合症。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患者往往因未得到正确诊治,走了不少弯路。   姜春萌在活动现场宣布患者之家成立,并讲述了活动的宗旨和意义。他从“免疫”讲起,系统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情况。他表示,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名词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但大多数人对“自身免疫”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人把自身免疫误认为“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过强”,错误的服用或应用某些药物和保健品,结果不但没有减轻症状,反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疾病恶化。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姜春萌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并强调对不明原因肝损害的诊断,做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术的必要性以及肝脏穿刺病理活是检金标准。随后,姜春萌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告诉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的药物并非越贵越好、越多越好,应提倡药物治疗“精”、“准”和随诊的重要性,为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病理科吕丽副主任也到场为患者提供病理相关问题解答。 按照计划,2014年患者之家将设专题讲座2次,讲座时间为每季度1次,同期开展现场答疑、医患互动等活动。每一期的科普讲座环节将由患者之家团队的医师主讲,他们将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自身免疫性肝病知识,使更多的患者正确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病。同时,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患者之家还将开通微信平台,患者申请加入后即可得到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电话地址,并邀请其加入微信平台,定期提醒其来院复查。使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更为规范,同时也促进医患交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