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

肾内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于70年隶属内科成立肾脏病治疗组;于1975年在省内首家开展了腹膜透析、1978年省内首家开展血液透析技术、肾活检技术;于1985年正式成立肾内科病房。当时病房床位21张、医生7人,建有黑龙江省首家腹膜透析及培训中心,血透机4台。至目前,哈医大二院肾内科已发展成拥有开放床位120张、腹膜透析随诊病人260例、血液净化设备30台的大型全省综合实力最强的肾脏内科。

目前哈医大二院肾内科病房年收治病人近2000人次、年门诊量30000人次、肾活检年例数近800人次、血液净化治疗年次数10000例、腹膜透析置管100例、CRRT1000例。血液净化中心广泛开展了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包括CRRT、人工肝、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血浆置换。并积极抢救急性肾衰竭、急性腹膜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昏迷等多种急重症,在全省已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继发肾脏病发病率迅猛提高,我科积极与其他学科联合发展,拓宽和完善肾脏病研究领域,在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痛风肾、血管炎肾损害等继发肾脏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肾移植病人的内科管理是肾内科的特色之一。

经过近20年的积累,在前辈的带动和全科的共同努力下,我科整体的科研水平迅猛发展。在腹膜透析管理上、血液净化技术肾内肾外疾病的治疗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上、干细胞移植在肾损害研究上、离子通道的研究上、多囊肾发病机理的研究上已形成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及国家、省市级科研课多项,经费近50万余;获省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奖、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100篇。

哈医大二院已形成一支以老一辈专家:王淑杰、刘素雁、鲍孟江教授等为指导,经过历届主任王淑杰、刘素雁、张淼、任野平为领导,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力,梯队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为黑龙江省最早授予肾脏病专业博士点、硕士点,现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8名,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数在肾脏专业领域里省内第一。多名医生前往国际著名大学及实验室(美国哈佛大学等)研究学习,掌握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现拥有医生共25名、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9名。与国际进行多次学术交流,举办多个肾脏病学习班,培养了大量进修人员。

医疗特色:肾活检技术、原发继发肾脏病的诊治、CKD的防治、腹膜透析病人的中心管理、血液净化技术在肾内肾外的应用。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黑龙江首家弱视儿童医疗培训、治疗中心成立

弱视儿童医疗培训中心和治疗中心启动仪式在哈医大二院举行 儿童弱视发病率高达3% 我省贫困弱视儿童有机会免费治疗 启动仪式现场 焦军东副院长致辞 本报讯(李华虹刘乙辉)8月21日,黑龙江首个弱视儿童医疗培训中心、治疗中心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行启动仪式。从即日起,黑龙江贫困家庭弱视儿童无需经历奔波之苦,就能享受到先进、便捷的医疗服务,还将有机会得到免费的治疗,黑龙江基层眼科医疗队伍更可获得系统专业的培训,能更好的为我省贫困患儿服务,为他们送去“光明的未来”。 中国少儿基金会宣传部长梁文美,中国少儿基金会项目合作部部长蔡静芝,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理事长孙玉才,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宣传部长谷秀峰,哈医大二院医疗副院长焦军东,哈医大二院五官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等出席了仪式。原慧萍教授主持揭牌仪式。 据了解,“弱视医疗培训中心”、“弱视儿童治疗中心”是黑龙江首个公益性弱视医疗培训和康复机构,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捐建。主要功能是组织眼科医务工作者进行弱视筛查、诊疗等相关知识培训;为黑龙江贫困弱视儿童提供减免费康复治疗。“弱视医疗培训中心”与“弱视儿童治疗中心”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医大二院将会到初级儿童保健机构进行免费筛查,及时发现弱视儿童,已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计划为黑龙江省基层医院的眼科医务工作者开展专项培训。 儿童弱视发病率高达3% 早期治疗是关键 据负责该项目,在儿童眼病及弱视治疗具有丰富经验的哈医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张水华教授介绍,弱视是一种儿童常见病,据统计,目前我国发病率为3%,其中有约30%因未能及时治疗而成为终身的低视力人群。如果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患病,又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可能造成视力发育障碍,继发斜视,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所以,弱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最佳治疗期为学龄前。 由于弱视患儿的治疗周期较长,平均为16个月,而不少家长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坚持长时间的治疗,使得不少患儿的病情被延误,发育和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儿童而言,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并持之以恒,弱视是可以治愈的。 莫把儿童弱视当近视尽早发现尽快治疗 张水华教授告诉记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很多弱视患儿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就认为孩子得了近视,匆忙的给孩子配上眼镜,误把弱视当近视,从而耽误了孩子最佳矫正时机。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行为很可能是患上了弱视:动作明显笨拙,行走蹒跚,经常摔倒;较近的距离不能注意或认出事物和人,反应迟钝;在并不强烈的阳光下仍会经常眯起眼睛看东西,对光线敏感;经常为了看得更清楚,而不得不将头侧向一边;将书、玩具凑近脸部,看电视很近;眼睛斜视,双眼不能协调活动;如家长用一只手挡住其眼睛,孩子会本能地甩头用好眼视物或用手打掉家长遮挡的手,或者好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随人或物转动,家长就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了。 儿童弱视诊断治疗有待规范提高 张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各级基层医院开展的弱视诊断标准各异,治疗也不尽相同。弱视的临床治疗报道主要集中在探讨多巴类药物的疗效、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开发弱视治疗仪等方面。还有研究关于弱视发病的分子机制,弱视的电生理研究、弱视的功能成像研究等基础研究。这都需要我们对弱视的诊疗常规进一步规范,使得我国弱视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对于弱视治疗黑龙江广大基层医院目前不是十分规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到我们这里的规范化培训,增加他们关于这方面的临床知识,从而提高基层弱视的诊断率,培训更多优秀医疗工作者,使黑龙江地区弱视儿童能够就近得到及时治疗,使孩子们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  来源: 编辑: 刘乙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