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

核医学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前身为同位素室)始建成于1959年,是全国最早进行放射性核素诊断与治疗的单位之一,也是全省最早成立核医学科的单位。1960年开始碘-131治疗甲亢、磷-32敷贴治疗皮肤疾病等核素诊断治疗工作。1989年引进了省内第一台SPECT,2000年在省内引进了第一台双探头SPECT,2008年又在东北地区引进了第一台诊断型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仪,使科室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居国内先进水平和省内领先的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科室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科室有医技人员14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4人,主管护师1人。现科室除了拥有SPECT外,还拥有化学发光议,放射免疫分析仪,多功能测定仪等。开展的主要诊疗项目有:甲状腺门诊、核素治疗、体外免疫分析和SPECT显像等。

一、甲状腺门诊(1)碘-131治疗甲亢:核医学科始建于1959年,便开始用碘-131治疗甲亢已有50余年的历史,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治愈了大量的甲亢患者。碘-131治疗甲亢安全有效,经济、简便,治愈率高,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目前国内外的学者认为碘-131治疗甲亢是目前治疗甲亢的首选方法,其中包括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复发、过敏,手术后复发,甲亢伴心脏病,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甲亢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甲亢伴周期麻痹,甲亢伴糖尿病,结甲伴甲亢,甲亢伴突眼,高功能腺瘤,以及青少年和儿童甲亢。经过国内外60余年的研究实践证明碘-131治疗甲亢不影响病人的生育,是目前最安全、简便、经济、治愈率最高的一种方法。碘-131治疗个别病例可能出现甲减,在核医学科治疗的甲减发生率为4-5%。但经左旋-T4(优甲乐)治疗后,病人甲状腺功能可保持正常,可以正常生活,不影响妊娠和分娩。对于适合碘-131治疗特别是有血液、心脏病等严重合并症者,宜及早用碘-131做根治性治疗。核医学科有国内先进的医疗设备(飞利浦公司SPECT/CT和美国雅培公司的化学发光仪)可以快速正确诊断甲状腺疾病,如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2)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及转移灶:甲状腺癌可发生淋巴结、肺、骨、脑等远处转移,约80%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滤泡状、乳头-滤泡混和型)。分化型甲状腺癌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加碘-131内放射治疗,治疗后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达到清除微小残留病灶及转移灶,防止肿瘤复发的目的。碘-131治疗对晚期不能手术的病人也有一定疗效。

二、其它核素治疗项目(1)利用锶-90敷贴器治疗皮肤毛细血管瘤、瘢痕增生、局限性神经炎、局限性慢性湿疹等皮肤疾病,疗效好,方法简便;翼状胬肉、角膜移植后新生血管等外眼疾病。(2).Sr-89治疗骨转移性疼痛,有效率达85%。

三、体外标记免疫分析开展项目:甲功系列5项;性激素系列6项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1)第三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的检测。(2)与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用于乳腺癌、卵巢癌检测。(3)与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用于卵巢癌、肺癌检测。(4)与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CA-199),用于胰腺、胆道、胃肠等消化道肿瘤的检测。

四、SPECT脏器显像:甲状腺显像、全身骨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心肌灌注显像(静态、负荷)、肾动态显像、肝血池显像、肝胆道显像、消化道出血显像、胃粘膜异位显像、肺灌注显像、骨髓显像、淋巴显像等。

核医学科拥有东北三省唯一一台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仪器,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它是将SPECT和多排螺旋CT集成到同一台设备中,使功能、代谢、解剖显像同时完成。针对SPECT/CT的特点,我们已先后开展了单发骨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衰减校正、碘-131扫描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的鉴别诊断等工作,并正积极探索SPECT/CT在其它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以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服务。SPECT/CT同机同体位采集可避免因体位变动而导致的功能图像与解剖图像错位融合,消除了功能图像与解剖图像由于检测时间差而造成的不一致,使得一幅图像中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可以早期诊断病变的位置和性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多年来科室曾承担或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或教育科研课题等30余项;发表国际、国家级及省级论文100余篇;主编著作5部,参编8部;主编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2部,参编高校教材5部;获国家科技大会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省教育科研成果奖和省医疗新技术奖等30余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黑龙江首家弱视儿童医疗培训、治疗中心成立

弱视儿童医疗培训中心和治疗中心启动仪式在哈医大二院举行 儿童弱视发病率高达3% 我省贫困弱视儿童有机会免费治疗 启动仪式现场 焦军东副院长致辞 本报讯(李华虹刘乙辉)8月21日,黑龙江首个弱视儿童医疗培训中心、治疗中心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行启动仪式。从即日起,黑龙江贫困家庭弱视儿童无需经历奔波之苦,就能享受到先进、便捷的医疗服务,还将有机会得到免费的治疗,黑龙江基层眼科医疗队伍更可获得系统专业的培训,能更好的为我省贫困患儿服务,为他们送去“光明的未来”。 中国少儿基金会宣传部长梁文美,中国少儿基金会项目合作部部长蔡静芝,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理事长孙玉才,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宣传部长谷秀峰,哈医大二院医疗副院长焦军东,哈医大二院五官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等出席了仪式。原慧萍教授主持揭牌仪式。 据了解,“弱视医疗培训中心”、“弱视儿童治疗中心”是黑龙江首个公益性弱视医疗培训和康复机构,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捐建。主要功能是组织眼科医务工作者进行弱视筛查、诊疗等相关知识培训;为黑龙江贫困弱视儿童提供减免费康复治疗。“弱视医疗培训中心”与“弱视儿童治疗中心”设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医大二院将会到初级儿童保健机构进行免费筛查,及时发现弱视儿童,已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计划为黑龙江省基层医院的眼科医务工作者开展专项培训。 儿童弱视发病率高达3% 早期治疗是关键 据负责该项目,在儿童眼病及弱视治疗具有丰富经验的哈医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张水华教授介绍,弱视是一种儿童常见病,据统计,目前我国发病率为3%,其中有约30%因未能及时治疗而成为终身的低视力人群。如果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患病,又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仅可能造成视力发育障碍,继发斜视,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所以,弱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最佳治疗期为学龄前。 由于弱视患儿的治疗周期较长,平均为16个月,而不少家长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坚持长时间的治疗,使得不少患儿的病情被延误,发育和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儿童而言,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并持之以恒,弱视是可以治愈的。 莫把儿童弱视当近视尽早发现尽快治疗 张水华教授告诉记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很多弱视患儿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就认为孩子得了近视,匆忙的给孩子配上眼镜,误把弱视当近视,从而耽误了孩子最佳矫正时机。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行为很可能是患上了弱视:动作明显笨拙,行走蹒跚,经常摔倒;较近的距离不能注意或认出事物和人,反应迟钝;在并不强烈的阳光下仍会经常眯起眼睛看东西,对光线敏感;经常为了看得更清楚,而不得不将头侧向一边;将书、玩具凑近脸部,看电视很近;眼睛斜视,双眼不能协调活动;如家长用一只手挡住其眼睛,孩子会本能地甩头用好眼视物或用手打掉家长遮挡的手,或者好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随人或物转动,家长就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了。 儿童弱视诊断治疗有待规范提高 张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各级基层医院开展的弱视诊断标准各异,治疗也不尽相同。弱视的临床治疗报道主要集中在探讨多巴类药物的疗效、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开发弱视治疗仪等方面。还有研究关于弱视发病的分子机制,弱视的电生理研究、弱视的功能成像研究等基础研究。这都需要我们对弱视的诊疗常规进一步规范,使得我国弱视的诊治水平明显提高。 对于弱视治疗黑龙江广大基层医院目前不是十分规范,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到我们这里的规范化培训,增加他们关于这方面的临床知识,从而提高基层弱视的诊断率,培训更多优秀医疗工作者,使黑龙江地区弱视儿童能够就近得到及时治疗,使孩子们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  来源: 编辑: 刘乙辉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