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医院

脾胃病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海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成立于1997年,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建设,目前已经形成脾胃病门诊、肝病门诊、病房、消化内窥镜室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拥有包括电子胃镜、肠镜、碳-14自动呼气检测仪、腹水浓缩回输治疗仪等较先进诊疗仪器。我科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示范病区和教学病区,临床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临床疗效,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积极发扬传统中医药综合治疗的优势,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便秘、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肝癌等消化道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优势;在继承传统医学之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坚持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之路,积极开展脾胃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着手进行了“纳达口服液”、“消脂保肝方”、“321止血颗粒”和“芪榔合剂”等药物的开发研究工作,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科室还设有脂肪肝、顽固性便秘等专科门诊,能满足脾胃病科疾病的诊治需要。

现开放病床30张,年收治病人约600人次,月平均门诊量超过2000人次。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以及本科学生后期临床的教学工作,本学科为临床医学硕士授予点。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及教学科研队伍,有主任医师 1 名,副主任医师 3 名,主治医师 3 名,住院医师 3 名,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 2 名,硕士学位 5 名,医生中的硕博士比例占70%以上。

本学科近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局等科研课题7项,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院级课题5项。近三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国际SCI收录期刊论文2篇,主编及参编著作2部;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本科室自2007年以来先后获得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上海市卫生局共青团号等集体荣誉奖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