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病理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病理学诊断是最直观、最广泛、最可靠的诊断,国际上公认为“金诊断”。病理学科集科研、教学、外检三者为一体,是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转归、结局的一门医学桥梁学科,被国际上誉为医院的三大支柱之一。本科成立于1962年,长期以来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工作执着、学习刻苦。40余年来,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医疗信誉,多次受到国内著名的病理学家杨述祖、武忠弼、司徒锐、邢寿富、田鸿生、邓仲端、车东媛、陈学诗教授和细胞学家杨大望、彭孝敬等教授指导或高度赞誉,受到全国中华医学会主任罗慰慈、张乃鑫等教授大会表彰。

主要开展以下项目检测:

1、活体组织病理学诊断;

2、纤维支气管镜及其它内窥镜钳取细小组织病理学诊断;

3、尸体解剖病理学诊断;

4、穿刺细胞学诊断;

5、脱落细胞学细胞学诊断;

6、骨髓细胞学诊断;

7、刷片细胞学诊断。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反复鼻出血有哪些原因
王利一
回答: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鼻腔黏膜受损、炎症刺激、血管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鼻腔干燥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流失,黏膜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揉搓鼻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 2、外伤性因素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直接损伤鼻腔血管,儿童常见因玩具或手指抠挖导致黏膜撕裂。出血量较大且突发,可能伴有局部疼痛。需立即压迫鼻翼止血,若异物残留需由医生专业取出。反复外伤可能形成鼻腔溃疡加重出血。 3、鼻炎发作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频繁打喷嚏、擤鼻涕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常伴随鼻痒、流涕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4、鼻中隔偏曲 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凸起侧黏膜长期受气流冲击变薄,血管丛暴露易出血。多表现为单侧反复出血,可能伴有鼻塞。轻度可通过生理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考虑鼻中隔矫正术。 5、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白血病等疾病会引发出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多部位自发性出血,鼻出血多为喷射状且难止血。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等。 日常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出血时可坐位前倾,用手指紧捏鼻翼10分钟冷敷鼻梁。若每周出血超过3次、单次出血量超过50毫升或伴头晕乏力,需及时排查血液疾病。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儿童反复出血建议检查鼻腔是否有血管瘤等病变。冬季干燥季节可每日使用凡士林涂抹鼻腔前庭预防皲裂。 王利一主任医师北京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