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经过二十余年的创业、更新、发展,迄今本学科已成为宜昌市发展迅速、人才技术实力最雄厚的特色重点专科。现拥有病床100张。专科医师13人,专科护士35人。其中正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5人,硕士4人,接受2年以上硕士课程培训4人,出国培训考察2人,国内专科进修9人。
  神经外科在加强规范化疗管理的同时,努力灌输和倡导勤学奋进、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病人至上的医院文化意识,使得全体员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已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凝聚力和具有活力的医疗团队。多年来在学科建设上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业务,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在下列专业已形成优势特色:
  神经外科重型脑外伤的救治:通过我院120绿色通道优势进行院前急救、运送及院内采用手术治疗、亚低温技术、重症监护(ICU)手段、综合性康复治疗等一体化、规范化救治措施,使其治愈率达国内先进水平。每年收治脑外伤病人可达500例以上,在本市多起重大意外事故抢救中作出突出贡献。
  神经外科显微外科技术:在本市最早引进德国蔡司高级手术显微镜,医师经过严格显微操作训练,近20年来应用该项技术成功开展了“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听神经瘤切除术”、“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动脉瘤夹闭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二十余项新业务,曾创下一次性切除颅内4个不同部位肿瘤的高难度手术记录,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神经外科脑内窥镜技术06年引进德国蛇牌脑内窥镜系统,其特点是能清晰地观察到显微镜难以观察到的死角,从而用于手术辅助观察,可以扩大视野,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害,大大提高手术效果。神经外科已开展的脑内窥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等多项内窥镜技术,已获得良好效果。
  神经外科微创引流技术:采用“Y---型微创引流装置”,为数百名高血压脑出血和外伤性脑出血实施了微创引流术,获得了大宗病例的治疗经验。
  神经外科锁孔技术: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个体化最佳手术入路设计,不仅切口小,而且能达到最佳显露和手术效果。神经介入手术:已开展脑梗塞溶栓术、脑动脉瘤及血管畸形栓塞术。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2002年引进MD-2000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规划系统,使脑外科手术达到智能化、精确化。
  神经外科在学科建设同时,本学科同样注重科研、教学工作,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公开发表论文52篇,会议交流34篇,主编大型著作《现代颅脑损伤与法医学》在科技出版社出版。热心指导下级基层医院医疗工作及解决疑难问题,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科普宣传,受到同行及广大群众好评。2006年被市卫生局授予宜昌市神经外科重点专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女子术后“撒娇” 不锻炼两个月后双腿萎缩

37岁的黄女士因左侧膝盖受伤做了手术,术后怕痛不锻炼,进出都由家人背着。没想到家人的宠爱却宠坏了她的双腿,导致双腿萎缩。5日上午,黄女士再次住院,治疗旧痛新伤。 黄女士这次住院距离上次手术时间不到两个月。两个月前她左膝盖受伤后,在市一医院顺利做了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出院时医生交代一定要尽早下地锻炼。黄女士回到了家中休养,因为很怕疼,她不愿意下地锻炼,多数时间都是卧床休息,偶尔下地都是家人背着。由于长时间缺乏运动,两个月后,她发现自己双腿肌肉都出现萎缩,这才到医院进行检查。 市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黄肖群告诉记者,黄女士因缺乏锻炼导致双腿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他们也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缺乏术后锻炼的意识,手术做好了,功能却没有恢复。黄肖群说,术后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运动方式介入康复锻炼,这可以保持肢体和关节的正常功能,促进身体的恢复。 详情请见8月6日《三峡晚报》A16版http://sxwb.cnhubei.com/sxwb/20140806/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多发性神经炎膝盖症状有哪些
邵自强
回答: 多发性神经炎膝盖症状主要有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反射减弱、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疼痛。多发性神经炎是指周围神经的炎症性病变,可能由感染、代谢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1、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膝盖周围皮肤麻木、刺痛或烧灼感,部分患者描述为蚁走感或袜套样感觉减退。这些症状通常从远端向近端发展,可能与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改变有关。感觉异常在夜间或受凉后可能加重,影响日常行走和站立平衡。 2、肌肉无力 膝盖周围肌肉力量下降表现为上下楼梯困难、蹲起费力,严重时可能出现足下垂或跨阈步态。肌无力通常呈对称性发展,与运动神经纤维受损有关。长期肌无力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特别是股四头肌体积明显减小。 3、反射减弱 膝跳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常见体征,检查时叩诊锤叩击髌韧带下方时反应迟钝。反射减弱与传入神经纤维传导障碍有关,常伴随跟腱反射减弱。这种改变往往早于明显肌无力出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膝盖周围皮肤可能出现出汗减少、温度调节异常,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或潮红。严重者可出现营养性改变如皮肤变薄、指甲变脆。这些症状与细小无髓神经纤维受损相关,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尤为常见。 5、疼痛 部分患者出现膝盖深部酸痛或闪电样疼痛,夜间加重并影响睡眠。疼痛可能源于神经根或神经干的炎症反应,在吉兰-巴雷综合征等急性神经炎中较突出。疼痛程度与神经损伤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建议保持适度膝关节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神经压迫。可进行温水浴或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温度不宜超过40摄氏度。饮食需保证充足B族维生素摄入,如适量食用全谷物、瘦肉和绿叶蔬菜。出现进行性肌无力或感觉障碍加重时须及时就医,完善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损伤程度。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进展,所有治疗应在神经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