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生儿第一口奶 救急奶粉反客为主

时间:2014-08-0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被定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母乳喂养:制胜一球,受益一生”。令人担心的是,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不足6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农村为30%,城市仅为不到16%。

  那么宜昌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从城区多家医院了解到,尽管大家都认为母乳是最好的,但受观念、误区等因素影响,孩子的第一口奶,绝大多数家庭无奈选择了奶粉,进而影响到了纯母乳喂养人群。

  宝宝吃惯奶粉懒吸母乳

  新手妈妈花半年“纠习”

  “我是剖腹产,第一天没有奶水,给宝宝喂的第一口奶是奶粉。”当上妈妈的小英(化名)还未体会母爱的滋味,便因为女儿偏爱奶粉,不肯吸母乳而头疼。

  小英称,她的女儿刚满7个月,可孩子6个月大时才开始纯母乳喂养。原来,小英剖腹产后,第三天才慢慢有奶水,但不是很多,所以,宝宝第一口奶吃的是奶粉,她也经常因为吃不惯母乳而哇哇大哭。家人看宝宝可怜,立即转为冲奶粉。“久而久之,宝宝养成懒得吮吸母乳的习惯,吃几口后就晃动小脑袋吵闹,除非给她冲奶粉吃,她才安静。”小英说,3个月以前,喂养都是奶粉多于母乳,之后,她每天勤用吸奶器吸奶、喂奶,奶水渐渐变多,同时慢慢减少喂奶粉的量。半年之后,小英终于纠正了宝宝吃奶习惯,实现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知易行难

  新生儿第一口奶“过饱”

  走访宜昌市一医院产科,记者发现与小英类似的情况十分普遍。产妇初乳少、“没奶”、宝宝“吃不饱”,这些想法让产妇和家属迅速放弃母乳,选择奶粉喂养。

  记者在产科病房随机调查10位产妇,所有人都一致认同母乳喂养,但上述现实情况迫使她们改变主意,“先让孩子吃饱,再谈营养”,这句话成为多数被采访妈妈的共同心声。“我的宝宝,现在是母乳和奶粉交叉着吃,最后是否能改为纯母乳喂养,还要看宝宝光吃母乳能不能吃饱。”一位爸爸一边给刚出生几天的儿子喂奶粉,一边提出自己对母乳喂养的看法。“新生儿胃容量只有5-7毫升,也就是豌豆大小,宝宝一口奶已足够。”该院产科护士长李群芳说,在现实中,不少宝宝一出生就被迫喝下20毫升配方奶,吃得太饱,懒得再吸乳汁,影响妈妈乳汁分泌。

  “吸奶器”无法刺激乳汁分泌

  前后母乳营养成分有区别

  宜昌市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陈爱华认为,母乳所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能够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良好发育,提高智商,是配方奶粉和辅食绝对无法替代的。因此,刺激乳汁分泌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哺乳,市面上常见的吸奶器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孩子吮吸奶嘴时是不用力的,时间长了,吸乳头就不用力,而母乳是越吸越多,孩子吸得少,母乳分泌的量也随之减少,到后来母乳就真的不够吃了。”陈爱华建议产妇在哺乳时,应该将一侧乳房奶水喂空后,再换另一侧,因为每侧乳房都含有前后奶,其营养成分有很大区别,要确保宝宝都要吃到。

  妇产科专家提出,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传染病急性期或者患慢性病需长期用药的妈妈不适宜母乳喂养,遇到特殊情况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喂养。

  “一刀切”拖累母乳喂养

  剖腹产孕妇有畏难情绪

  剖腹产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造成部分产妇乳汁分泌困难,不少产妇坚持不住,最终转向奶粉喂养。

  近期,宜昌市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今年上半年27家公立医院的单病种信息,其中剖腹产4234人,顺产1827人,剖腹产人数是正常分娩者的2倍多。虽然该数据较往年有所下降,但距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5%-30%的剖腹产率还有距离。

  李群芳认为,相对于顺产产妇而言,剖腹产产妇泌乳较为困难,也更容易放弃母乳喂养。产后24小时内婴儿的吮吸是最佳催乳法,而剖腹产产妇往往因伤口疼痛错过这一最佳泌乳期,导致乳汁日后分泌困难。但这属于正常现象,不要因此放弃哺乳。

  详情请见8月5日《三峡商报》A23版http://sxsb.cn3x.com.cn:8000/sxsb/20140805/

医院动态

更多 >

女子术后“撒娇” 不锻炼两个月后双腿萎缩

37岁的黄女士因左侧膝盖受伤做了手术,术后怕痛不锻炼,进出都由家人背着。没想到家人的宠爱却宠坏了她的双腿,导致双腿萎缩。5日上午,黄女士再次住院,治疗旧痛新伤。 黄女士这次住院距离上次手术时间不到两个月。两个月前她左膝盖受伤后,在市一医院顺利做了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出院时医生交代一定要尽早下地锻炼。黄女士回到了家中休养,因为很怕疼,她不愿意下地锻炼,多数时间都是卧床休息,偶尔下地都是家人背着。由于长时间缺乏运动,两个月后,她发现自己双腿肌肉都出现萎缩,这才到医院进行检查。 市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黄肖群告诉记者,黄女士因缺乏锻炼导致双腿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他们也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缺乏术后锻炼的意识,手术做好了,功能却没有恢复。黄肖群说,术后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运动方式介入康复锻炼,这可以保持肢体和关节的正常功能,促进身体的恢复。 详情请见8月6日《三峡晚报》A16版http://sxwb.cnhubei.com/sxwb/20140806/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