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东风总医院

超声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东风总医院超声医学科于1997年从影像部独立分枝出来。早在1982年就购进了本地区第一台美国B超仪器,开展临床实时B超检查工作;90年代初期,总医院超声医学科又购进本地区第一台拥有当今最先进水平的惠普彩超仪,先后开展了经食道、阴道、直肠的超声检查,是继武汉协和医院后,省内第二家开展经食道超声检查的医院,至今仍是十堰市唯一一家拥有此检查技术的单位。

超声科共有13名医务人员,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5人,护师1人。目前初步建立了亚专业分组,分别是心血管超声组、腹部超声组、浅表小器官超声组、妇产超声组、泌尿超声组及介入超声组,每个小组由低、中、高年资医师组成。全院超声分为4个区域,分别是门诊常规超声、体检中心超声、内科住院部超声和外科住院部超声诊区,每天检查约300人次,全年完成超声检查70000余人次,介入诊断及治疗术700余台。2008年建立了规范化的医学影像工作站PACS系统,实现了超声报告的规范化和数据管理的信息化。

超声科现拥有高中档超声超声诊断仪8台,包括当今世界上心脏诊断最高端技术的PHILIPS公司IE33彩色超声、日本腹部彩超仪东芝-太阳神等,除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外,还可完成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检查等最新的超声成像和诊断功能,对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各类穿刺活检、囊脓肿治疗、置管引流、超声造影、宫腔造影、三维超声成像、肌肉骨关节的介入治疗、微波治疗、粒子植入治疗。

医疗工作

一、心脏彩超----心脏健康的守护神

目前,超声影像学已经和X线、CT、核磁共振(MRI)、核素成像等四大技术一起组成了现代医学影像学,较CT、X线胸片、磁共振等检查有着更强的功能:彩超的分辨率较高,能看到小至1mm的病变情况,二维图像更加精细;可检查器官的血流状况,从而准确判断器官组织的功能状态。超声影像的无创性、实时性、直观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最直观的判断,尤其是IE33在心脏疾病检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医院于2008年购入本地区第一台飞利浦IE33彩超仪,大大提高了诊断水平,造福了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患者。该设备的投入使用,以及超声医学科在诊疗技术上的发展,使得总医院超声医学科在心脏彩超诊断领域中技术独树一帜。“心脏超声因无创伤、可重复、能动态观察心脏的结构和活动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瓣膜病、先心病临床诊断,可利用IE33智能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系统,为临床提供更清晰的二维、三维和四维图像及最完善的定量分析。

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流状态的仪器,并且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其总数不下于100种的畸形都能用心脏彩超显示出来。我们能在屏幕上看到残留的孔洞以及通过该孔的血流;能看到瓣膜的增厚、开口减小及通过该瓣口的高速血流;能看到心脏结构左、右及前、后位置上的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血流路径的改变;能看到异常位置的心脏伴发的各种畸形。

心脏彩超诊断技术的日趋成熟,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胸外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加速了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胸外科的飞速发展,也奠定了在鄂西北地区领先的基础。

二、介入超声-----一根细针“刺”病变

介入超声可分为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总医院超声医学科于1992年率先开展了介入超声检查(本地区,在介入诊断肝、肾器官病变方面有着技术优势,尤其是对早期肝硬化、肾脏弥漫性病变穿刺活检等,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介入超声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进行病理检查,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介入超声检查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而效果与外科手术相当,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介入超声是在超声的引导下用细针穿刺,直接到达病灶区域,如抽吸囊液或者注入药物,使囊肿萎缩消失,腺肌瘤或肌瘤经过注药变性坏死,萎缩,最终纤维化,及时缓解临床症状。具有不开刀,不打孔,细针穿刺安全无创伤,无痛苦,不住院等诸多优点。

其中,肾穿刺活检技术对提高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许多肾脏疾病的确诊有赖于肾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总医院1995年率先在鄂西北地区开展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总医院每年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300余人次,安全性好,无后遗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总医院超声医学科为患者进行肾穿刺最快只需0.5秒,大大减轻了穿刺的病痛,使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

介入超声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含液性病变治疗,包括甲状腺、乳腺、卵巢、肝、肾囊肿、腹腔的积液等;实质性病变治疗以及定位针的治疗。针对含液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可准确刺入病灶,将积液或者囊肿抽吸干净,直至病灶消失,整个过程也只需几分钟,患者无痛苦。

实质性病变的超声介入治疗包括酒精注射、微波、射频、粒子植入等技术。总医院在本地区开展无水酒精注射的介入治疗方法用来治疗复发性肝癌、子宫肌瘤、乳腺肿瘤等实质性病变;射频治疗与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也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为癌症患者延长生命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与此同时,总医院也是本地区唯一一家开展定位针治疗肿块的医院,如可以准确地定位5mm的乳腺肿块,为女性患者排忧解难。

最近超声科与泌尿外科在医疗工作上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通过术前讨论商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共同掌握手术的适应症,确保泌尿外科此项微创手术的成功,为广大的肾结石患者带来了福音。超声科向泌尿外科提供了大量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及膀胱结石病例,今后,超声科将在复杂泌尿系结石领域中与泌尿外科进一步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科研工作

现代超声医学是一门几乎涵盖人体全身各部位的交叉学科,在临床多个领域开展广泛的研究工作。超声科强调将科研工作作为除医疗工作以外的第一重点,使科内的科研气氛有所提高。近5年在东风公司科协科研论文汇报中,超声科有3项研究获论文评比二、三等奖。近5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奖情况:2007年课题《BD针在介入超声中的系列应用》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经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并获东风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课题《夏枯草口服液在甲状腺不同肿大状态下应用效果的观察》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并获东风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10年只用一侧牙齿咀嚼 美少女成“大小脸”

17岁的小静(化名)是个漂亮姑娘,最近家人却发现她左右脸大小不一致。昨天,妈妈带她到东风口腔医院正畸科咨询,医生检查发现,小静脸部不对称竟是因为不对称的咀嚼造成的。“经亲戚朋友提醒,才发现孩子右边脸大,左边脸小”。小静的妈妈郑女士说,孩子自小都很爱漂亮,怕面部问题让孩子存在心理压力,所以,赶快来医院看看。 东风口腔医院正畸科主治医师施优灵详细检查后,分析说,起病原因是左侧的一颗乳牙发生龋坏脱落后,没有佩戴间隙保持器,两侧邻牙便开始向空隙处生长,占据脱落乳牙的缝隙,后来,恒牙萌出时,因间隙变小,牙齿便向舌侧或颊侧生长,导致咬合关系错乱。“最初,乳牙脱落后,咬嚼东西的时候,左侧牙齿很容易使不上力,嚼不烂食物,于是孩子就形成了长期使用右侧牙齿的习惯。后来虽然左侧的恒牙萌出,但偏侧咀嚼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习惯导致‘大小脸’生成。”施优灵解释,过分使用一侧牙齿,会使这一侧的肌肉力量得到长足锻炼,面部就比较丰满,但另一侧的因为长期“失宠”,肌肉萎缩下陷,于是,颌骨的发育也渐渐偏向一边,出现“大小脸”,严重的话甚至会口角歪斜、面部畸形。 施优灵让小静立即改变偏侧咀嚼的习惯,多用左侧牙齿。然后,计划通过正畸的方式将长偏的牙齿归位,并调整咬合关系,恢复其正常的咀嚼功能。他指出,12岁—15岁是儿童正畸最佳年龄,小静错过了最佳时间,不过,孩子仍处于发育期,1—2年的时间仍可恢复。 施优灵提醒,牙错位应该以预防为主,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偏侧咀嚼不良习惯,请及时予以矫正。有牙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例如,有龋齿,先补好牙,防止其脱落;出现牙齿缺失,要及时佩戴间隙保持器或进行修复,牙齿治疗好后,两侧牙齿也要均衡咀嚼,不要过度偏用一侧。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牙错位症状,请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口腔机构进行牙齿矫正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