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东风总医院

肿瘤热疗新趋势 “热死”肿瘤不伤身

时间:2014-08-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得了肿瘤怎么办?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现如今,肿瘤热疗已经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治疗肿瘤“绿色疗法”,因其无毒副作用小,对人体正常组织损伤小,不影响自身免疫力等优点,备受肿瘤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公司总医院放化疗科引HG-2000体外高频热疗仪可以真正使肿瘤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及受益。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耐热性差,肿瘤细胞可以耐受的温度不超过42℃,而人的正常体细胞可以耐受高达47℃的高温,热疗就是针对这一弱点而发挥作用的。人体正常组织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散热较快。机体的这种调节机制保证了在体温升高时,能够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而肿瘤细胞则不然,增殖速度快,肿瘤组织血管结构紊乱,微循环血流淤滞,导致散热困难,热量易聚集,热疗过程中与周围正常组织可有5~10℃的温差,当肿瘤周围正常组织被加热至41℃时,瘤体内的温度往往达43℃以上,因此,在正常组织加热到40℃以上时即可引起肿瘤细胞的死亡,,一旦升温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无法降温,肿瘤便会被“热死”。

  因此,一般热疗设备会将人体加温保持在40℃~43℃左右,这也是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和其病种的不同决定的,太高会“烫伤”了正常细胞,太低又不能起到“热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治疗肿瘤转移 热疗更有优势

  很多原发肿瘤在还未被发现之前,癌细胞就已经开始转移。80%以上的恶性肿瘤病人死于肿瘤转移! 所以说“得了肿瘤不可怕,可怕的是肿瘤转移。”

  而手术和放疗只能切除或杀灭原发肿瘤,对肿瘤转移无能为力。化疗虽是全身性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敌我不分,毒副作用太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器官组织和免疫系统亦造成严重损害。

  尤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破坏,反给肿瘤复发和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导致肿瘤组织的无节制生长,甚至多年后发生第二种肿瘤。

  由于恶性肿瘤的广泛转移,现在普遍认为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单一的治疗手段很难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而现代热疗技术对机体组织的穿透力强、热效率高、副作用小,其最大优势是其无创性,能够有效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而且与放疗、化疗产生互补的作用,增加患者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同时又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的转移,适合于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

  热疗治疗无创伤、痛苦小,没有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因此,对年老体弱者,不能手术、不耐受放化疗的病人,热疗应该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如肝癌、胰腺癌、门静脉癌栓、腹膜后淋巴转移、膀胱癌、直肠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疗效明确;对良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巧克力囊肿,以及前列腺增生等也有良好疗效。(龚芸)

  热疗禁忌、适应症

  热疗适用于以下情况:

  1、肿瘤放、化疗的同步热疗,达到控制肿瘤合增敏的作用。

  2、各种慢性炎症及淋巴回流受阻 。

  3、 胸部的食管癌、肺癌、胸膜肿瘤以及癌性胸水,胸腹腔广泛转移的热灌化

  疗。

  4、 头颈部的复发难治肿瘤或各种软组织肉瘤。

  5、腹部的肝癌、胰腺癌、胃癌、胆囊癌、腹膜后肿瘤、腹部转移癌、癌性腹水等。

  6、盆腔的膀胱癌、直肠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盆腔转移癌等。

  7、对化疗耐药或多药耐药的实体肿瘤。

  8、 晚期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

  以下情况不适宜于热疗:

  1、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2、新近有脑血管病变与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3、有重症感染和败血症倾向者;

  4、 体内留置金属体及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5、有出血倾向(血小板降低、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和凝血酶原缺乏);

  6、治疗处皮肤感染和溃烂者

  7、全身情况差,卡氏评分低于50分。

  专家门诊介绍

  谢正强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坐诊时间:周三、周六上午

  殷 娟 主任医师 教授 科副主任 坐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匡 黎 主任医师 教授 科副主任 坐诊时间:周二、周五上午

医院动态

更多 >

10年只用一侧牙齿咀嚼 美少女成“大小脸”

17岁的小静(化名)是个漂亮姑娘,最近家人却发现她左右脸大小不一致。昨天,妈妈带她到东风口腔医院正畸科咨询,医生检查发现,小静脸部不对称竟是因为不对称的咀嚼造成的。“经亲戚朋友提醒,才发现孩子右边脸大,左边脸小”。小静的妈妈郑女士说,孩子自小都很爱漂亮,怕面部问题让孩子存在心理压力,所以,赶快来医院看看。 东风口腔医院正畸科主治医师施优灵详细检查后,分析说,起病原因是左侧的一颗乳牙发生龋坏脱落后,没有佩戴间隙保持器,两侧邻牙便开始向空隙处生长,占据脱落乳牙的缝隙,后来,恒牙萌出时,因间隙变小,牙齿便向舌侧或颊侧生长,导致咬合关系错乱。“最初,乳牙脱落后,咬嚼东西的时候,左侧牙齿很容易使不上力,嚼不烂食物,于是孩子就形成了长期使用右侧牙齿的习惯。后来虽然左侧的恒牙萌出,但偏侧咀嚼习惯已经根深蒂固,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习惯导致‘大小脸’生成。”施优灵解释,过分使用一侧牙齿,会使这一侧的肌肉力量得到长足锻炼,面部就比较丰满,但另一侧的因为长期“失宠”,肌肉萎缩下陷,于是,颌骨的发育也渐渐偏向一边,出现“大小脸”,严重的话甚至会口角歪斜、面部畸形。 施优灵让小静立即改变偏侧咀嚼的习惯,多用左侧牙齿。然后,计划通过正畸的方式将长偏的牙齿归位,并调整咬合关系,恢复其正常的咀嚼功能。他指出,12岁—15岁是儿童正畸最佳年龄,小静错过了最佳时间,不过,孩子仍处于发育期,1—2年的时间仍可恢复。 施优灵提醒,牙错位应该以预防为主,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偏侧咀嚼不良习惯,请及时予以矫正。有牙病时,一定要及时治疗,例如,有龋齿,先补好牙,防止其脱落;出现牙齿缺失,要及时佩戴间隙保持器或进行修复,牙齿治疗好后,两侧牙齿也要均衡咀嚼,不要过度偏用一侧。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牙错位症状,请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口腔机构进行牙齿矫正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