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人民医院

司法鉴定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暂无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加强投诉管理 促进医患和谐

加强投诉管理 促进医患和谐 ---我院召开第一季度投诉分析会 为了更好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医务人员和科室有效地防范医患纠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月17日,我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召开了2014年第一季度医患纠纷与投诉分析会。分管院领导、党委办公室、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总结了我院第一季度投诉接待的重点、突出问题,随后,参会人员针医院近期出现的投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分析查找导致病人投诉的原因,并就科室管理、服务流程和行为规范、医务人员自我防范以及今后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投诉案例寻找对策,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社会对医疗宣传的负面影响和医疗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医务人员面临压力和风险也在逐步上升,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务人员应当以“病人满意”为目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规范“一日清单制”,做到“三单合一”,建立医患关系预防模型,将管理措施前置,减少医疗服务缺陷,降低医疗服务投诉。 最后,院党委委员周三力强调,医院投诉管理办公室将在院内网上对投诉分析汇总情况进行公示,让医务人员从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沟通技巧,不断完善各项流程和细节,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有力的举措,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的发生,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树立医院服务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医院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文件与规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沟通技巧来逐步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的发生率,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定期召开投诉分析会是我院加强投诉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投诉的分析,提高医务人员对投诉的认识,从而使医务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和正确看待患者的投诉,以实际行动促进医患和谐。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孩子淋巴结炎症状
徐建威
回答: 孩子淋巴结炎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触痛、发热等症状。淋巴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结核感染、恶性肿瘤转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皮肤发红、全身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孩子淋巴结炎的常见原因,常见致病菌包括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多由邻近组织炎症扩散导致,如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孩子可能出现淋巴结迅速肿大、表面皮肤发红发热、按压疼痛明显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颗粒、罗红霉素分散片等。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体温变化,保证充足休息。 2、病毒感染 EB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引起孩子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多组淋巴结轻度肿大、质地较软、压痛不明显,可能伴随咽痛、皮疹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常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抗病毒药物。家长应让孩子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 3、免疫反应 疫苗接种后或过敏体质的孩子可能出现免疫反应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表现为轻度肿大、轻微压痛,通常2-3周内自行消退。这种情况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家长可给孩子局部热敷缓解不适。若淋巴结持续增大或出现高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4、结核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孩子慢性淋巴结炎,常见于颈部淋巴结,表现为无痛性缓慢增大、质地较硬、可能相互粘连成团,后期可能出现破溃流脓。孩子可能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确诊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淋巴结活检等检查,治疗需长期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 5、恶性肿瘤转移 虽然较为罕见,但淋巴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可能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淋巴结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可能伴随贫血、出血倾向、骨痛等症状。需通过骨髓穿刺、淋巴结活检等检查确诊。治疗需根据具体病理类型选择化疗方案,如环磷酰胺片、长春新碱注射液等。 孩子淋巴结炎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按摩肿大淋巴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羹、瘦肉粥、西蓝花等。急性期应减少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家长需每日监测孩子体温和淋巴结大小变化,记录症状演变过程供医生参考。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淋巴结迅速增大、皮肤破溃等情况,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以防交叉感染。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