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利川市人民医院外一科成立于1986年,是集普通外科、神经外科、烧伤整形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拥有床位120余张,分三个治疗组,承担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及科研任务。科室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拥有腹腔镜、胆道镜、超声刀、多功能全自动检测仪、呼吸机、微泵、全自动降温仪等多种大型治疗设备。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科各专业技术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各专业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各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服务于利川乃至重庆地区100余万人口,是一支能为广大人民生民安全保驾护航的生力军。

科室现有医师9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分别赴上海中山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武汉中南医院、重庆西南医院、成都华西医院、昆明陆军总医院等多家医院学习,也不断为上级医院培养了优秀的人才。还有一支充满爱心和活力的年轻的护理队伍。现有护理人员17人,平均年龄29岁,其中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12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2人,护士11人,先后选派到武汉中南医院、万州三峡医院学习。

外一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急诊量大,科室26名同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面对急诊加班,个个医护人员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科室人秉承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技术水平、高效的工作能力、优质的服务,把健康和爱心真诚的献给了广大患者。科室每年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2005年普外科成为州级临床重点专科,目前正在争创省级重点专科;肝胆外科是我院的特色专科;微创外科已走向成熟;神经外科正在申报州级重点专科;烧伤外科也颇有特色。我科每年住院人次已超过3000余人次,年门诊量将近4万余人。科室是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区,在优质护理中,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中,夯实基础护理,使人性化与专业化并进,让护理贴近病人,流动的护理工作站,又成为我院护理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业务开展情况 普外科: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肠梗阻手术、阑尾炎手术、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痔上粘膜钉合术(PPH术)、复杂肛瘘手术、大隐静脉剥离术等。

肝胆胰脾外科:规则性及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半肝切除术、晚期肝癌介入治疗、脾切除术加喷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重症胰腺炎引流术、胆管癌根治术、多次胆道手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胆管整形加胆肠吻合术等。

内分泌外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等。

微创外科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引流、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腹腔镜下腹腔肿瘤切除术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一、“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二、“冬病夏治”三伏贴适宜防治病症 从古至今,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主要适合于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专家重点推荐的适宜防治病症是: 1.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4.部分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三伏贴的功效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四、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常用哪些穴位 (1)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的穴位:天突、膻中、大杼、肺俞、心俞、膏肓等穴。 (2)治疗骨关节病的常用穴位:阿是穴。 五、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红枣上火还是去火
曲中玉
回答: 红枣既可能引起上火也可能帮助去火,具体效果与食用量、体质及搭配食材有关。红枣性温,适量食用可补气血,过量则可能引发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若搭配菊花、百合等凉性食材,则有助于中和其温性。 红枣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能促进造血功能并调节免疫力,对气血两虚引起的畏寒、乏力有改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其健脾益胃功效可缓解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此时适当食用反而能清除虚火。现代研究也证实红枣多糖具有抗氧化特性,有助于减轻体内炎症反应。但每100克干枣含糖量超过60克,高糖摄入会刺激口腔黏膜并加重体内湿热,阴虚火旺者每日超过10颗可能出现牙龈肿痛、便秘等典型上火反应。 将红枣与莲子、银耳同炖可降低其温燥之性,这类搭配常见于秋季润燥食疗方。临床出现口舌生疮等实热症状时应暂停食用,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摄入量。研究发现枣皮中的鞣酸可能影响铁吸收,贫血患者建议去皮食用或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 建议根据体质调整红枣食用方式,湿热体质者每日不超过5颗,可选用蒸制方式减少燥性。出现上火症状时可饮用淡竹叶茶缓解,长期食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搭配麦冬、石斛等滋阴药材。储存时应放置通风处防止霉变,霉变红枣产生的黄曲霉素有明确肝毒性不可食用。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