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人民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一、“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二、“冬病夏治”三伏贴适宜防治病症 从古至今,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主要适合于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专家重点推荐的适宜防治病症是: 1.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4.部分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三伏贴的功效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四、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常用哪些穴位 (1)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的穴位:天突、膻中、大杼、肺俞、心俞、膏肓等穴。 (2)治疗骨关节病的常用穴位:阿是穴。 五、三伏贴敷注意事项: 1.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 5.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6.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 7.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8.其他谨遵医嘱。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如何锻炼
郝盼盼
回答: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通过步行训练、抗阻力训练、有氧运动、平衡训练、伸展运动等方式锻炼。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能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凉等症状。 1、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的基础方式。建议采用间歇性步行法,即行走至出现轻度疼痛后休息1-2分钟再继续,每日累计30-60分钟。该方法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但需避免过度疲劳。训练时应选择平坦路面,穿着透气防滑的运动鞋。 2、抗阻力训练 上肢抗阻力训练适合伴有严重下肢缺血的患者。可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进行低强度训练,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重点锻炼肩臂肌群,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又不会加重下肢负担。训练前后需充分热身和放松。 3、有氧运动 骑自行车或游泳等非负重有氧运动能减少关节压力。建议每周3-5次,每次20-40分钟,保持心率在最大心率的50-70%范围。水中运动特别适合肥胖患者,水的浮力可减轻体重对下肢的压迫,水温还能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4、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踮脚行走等平衡训练可增强下肢肌肉协调性。每日练习10-15分钟,需扶靠稳固支撑物防止跌倒。这类训练能改善本体感觉,减少因步态不稳导致的跌倒风险,特别适合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5、伸展运动 下肢伸展运动应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重点拉伸腓肠肌、股四头肌等肌群。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2-3次。规律伸展可缓解肌肉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但需避免突然的弹震式拉伸,防止血管内膜损伤。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锻炼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前后监测肢体皮温、颜色变化。出现持续疼痛、肢体苍白或发绀应立即停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需配合戒烟限酒、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冬季注意肢体保暖,避免穿过紧鞋袜影响血液循环。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病情进展。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