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康复医学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康复医学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一级临床诊疗科室。学科的总体综合实力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现任科室主任知名康复专家张长杰教授,主管科务和医疗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的许衡副教授担任副主任,主要负责医疗和教学任务。全科总人数61人,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3名、经治医生6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管技师11名、技师16人、主管护师2名、护师9人、护士9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5人;以上人员均经过系统的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培训。学科设有门诊、病房、高压氧室、肌电图室等。医疗用房10000平方米。病房开设床位110张,主要收治脊髓损伤所致截瘫和四肢瘫、中风后偏瘫、颅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小儿脑性瘫痪、四肢骨折术后、手外伤、关节置换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炎等患者。核心医疗技术有:康复评定:包括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张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评定、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测等;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吞咽治疗、矫形器制作、理疗(含牵引、直流电疗、低中频电疗、高频电疗、光疗、超声波疗法、蜡疗、磁疗)、高压氧治疗、推拿按摩等。科室主要特色是骨关节康复和神经康复。对需要康复的病人,采取“Team Work”的工作方式,标准化的康复评定,详细制订康复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为目标。病床使用率达到110%,病房年出院人数近500余人次,年成功抢救一氧化碳中毒病人60多例。不少脑外伤昏迷病人经过综合康复治疗清醒,有一些截瘫病人出院时可借助矫形器行走。
  康复医学科在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居国内领先水平;是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通过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验收,成为湖南省首家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康复医学科主编出版了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康复医学试题精集》,副主编专著《骨科康复学》,多人参编卫生部、教育部规划教材《康复医学》、专著《实用康复医学》、《神经康复学》等。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28名,毕业24名,在读4名。承担临床医学5年制、7年制、8年制学生《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系统各专业的研究生开设《康复医学》选修课;承担长沙民政学院康复医学系《临床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为全国各地培养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及进修医生5~8名;每年举办全省、全国学术会议1~2次,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专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获省级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科室是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骨骼肌肉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卫生厅磁疗办公室、湖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残联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专家指导小组等均挂靠在该学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吕国华教授入选全国名医百强榜

日前,中国名医百强榜(http://www.top10dr.com/)公布了2013年中国百强名医榜单,我院脊柱外科吕国华教授入选脊柱微创外科“Top 10 doctor”,为湖南地区唯一入选的骨科专家。 《中国名医百强榜》是一份专门针对外科手术医生的榜单,专业内同行历时五年,跨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调研了全国200家医院,查询了3000名医生的治疗专长,手术数量、科研成果,将常见的11个手术科室细分为62个专业,再从每个专业中筛选出10个顶级专家,其入选医生有4点标准: 1、主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专业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3、专业手术数量国内领先;4、有较高的专业科研成就。 吕国华,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国内较早从事脊柱外科的专家之一,在多个学术组织担任要职,取得了大量的临床及学术成果,多次获得省级及国家级奖项。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常见的引起冠心病的原因是什么
高云
回答: 冠心病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肥胖等因素引起。冠心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血脂异常、长期缺乏运动、高盐饮食、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病因,由于胆固醇等物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斑块破裂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控制血脂,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支架植入术。 2、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血压持续超过140/90mmHg时,心脏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血管功能,增加冠心病发病概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风险较常人高2-4倍。需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及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控制血糖,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小板聚集,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6倍。戒烟可显著降低风险,必要时可使用尼古丁贴片辅助。 5、肥胖 体重指数超过28时,内脏脂肪堆积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增加心脏负担。中心性肥胖者腰围超标更易诱发冠心病。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减重,严重肥胖可考虑代谢手术。 预防冠心病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测血压、血糖,吸烟者需尽早戒烟。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