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

淋巴血液放疗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淋巴血液放疗科以淋巴瘤、消化道肿瘤等放疗为特色。淋巴血液放疗科是湖南省重点专科放疗科的病房之一,科室同医院放射治疗的创始、发展、壮大一起成长。在熟练掌握了全身各部位、各脏器如脑、鼻咽、肺、乳腺、食管、淋巴瘤、腹、盆腔等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前提下,根据医院“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发展宗旨,自2010年开始侧重于淋巴瘤、消化道肿瘤的放射治疗。淋巴血液放疗科最突出的临床研究特色是:实施高而精的放疗技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放疗后遗症从而提高放疗后生活质量。该科医务人员配备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护师等医护人员梯队,有留学波兰、日本、法国的海外留学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主任。全科人员在朱苏雨主任的带领下团结合作,将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标准规范化治疗与个体优化治疗相结合;常规放疗与非常规、高精度放疗相结合;临床治疗与科研教学相结合。目前除对各类常见肿瘤采用常规放疗技术外,还侧重于:1、各类肿瘤的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适形放疗、PET/CT图像指引下各类肿瘤的功能分子生物适形和调强放疗。2、鼻咽癌同期整合全程调强放疗:包括CT定位的解剖靶区调强放疗和PET/CT定位生物靶区调强放疗。3、淋巴瘤个体化放疗:包括高精放疗时代下淋巴瘤的适形和调强放疗,以及按淋巴瘤分类、分期、危险度分级、IPI评分来进行淋巴区域累及野和淋巴结累及野放疗。4、各类消化道肿瘤的高精放疗、以及同期放疗和化疗的临床运用等。
  淋巴血液放疗科已获省科委、省卫生厅重点科研成果奖2项,现有省科委、省卫生厅在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有2篇SCI论文发表于国际核心权威杂志,根据我们目前的初步统计,300多例适形调强放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科室治疗宗旨是:“不仅要病人生存,而且要生活得有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胃癌切除后伤口渗水怎么办
徐建威
回答: 胃癌切除后伤口渗水可通过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使用抗生素软膏、加压包扎、就医处理等方式改善。伤口渗水可能与伤口感染、脂肪液化、淋巴漏、缝合线反应、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胃癌切除手术后伤口渗水时,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轻柔擦拭伤口周围皮肤,避免用力摩擦导致二次损伤。每日观察渗液颜色和量,若为淡黄色清亮液体且量少,可能为正常组织液渗出。擦拭后待皮肤自然晾干或用无菌纱布轻轻蘸干,不可使用吹风机或毛巾用力擦拭。保持衣物宽松透气,避免压迫或摩擦伤口区域。 2、定期换药 根据渗液情况每日或隔日更换敷料,选择吸收性好的无菌纱布或伤口敷料。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先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揭除旧敷料时顺毛发方向缓慢剥离。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记录渗液性状变化。若使用造口袋收集渗液,需确保粘贴紧密无渗漏,袋内液体超过三分之一时及时更换。 3、使用抗生素软膏 对于轻微感染的伤口渗水,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制剂。涂抹前清洁伤口,取适量药膏均匀覆盖创面,厚度约1毫米。避免长期使用同种抗生素软膏,防止产生耐药性。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停用并就医。 4、加压包扎 淋巴漏导致的持续渗水可采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压力以不影响肢体远端血液循环为宜。包扎时从远端向近端螺旋缠绕,每圈重叠三分之一宽度。夜间可适当放松压力,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皮肤缺血。配合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每日累计抬高时间不少于8小时。若加压后出现麻木、疼痛加剧需立即解除包扎。 5、就医处理 当渗液呈脓性、伴有恶臭或发热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对于大量淋巴液渗漏或持续超过1周不愈者,可能需手术探查或淋巴管结扎。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超声清创、负压引流或重新缝合等措施。合并低蛋白血症者需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营养不良患者需调整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方案。 胃癌术后伤口护理需特别注意营养补充,每日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豆腐等易消化食材。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伤口愈合,可适量增加猕猴桃、橙子、牡蛎等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饮食,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减少张力。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监测营养指标变化。保持积极心态,伤口完全愈合通常需要4-8周时间,期间出现渗液异常增多或发热需立即返院检查。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