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

胸部内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胸部内科是本院的元老科室,胸部内科科室设立于建院之初,已有四十年历史,湖南省多位著名内科肿瘤专家都出自本科室,为全省的肿瘤内科治疗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目前是以肺癌为主的胸部肿瘤内科诊断治疗科室,是湖南省肺癌诊断治疗的领军科室。科室主任陈建华,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曾赴法国访问研修,湖南省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986年开始从事恶性肿瘤内科治疗工作,在肿瘤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湖南省肺癌治疗的领军人物之一。科室拥有一支成熟而优秀的医疗队伍,全科医师11名,其中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
  胸部内科全面开展了各种现代肿瘤内科的高精诊疗技术,积累了40多年的临床经验,坚持以肺癌为重点、兼攻恶性淋巴瘤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在肺癌诊断上首创了肺部微小肿块诊断性穿刺,成功率达到90%以上,开展了支气管镜下纵隔肿块穿刺,支气管镜胸膜活检术,大大提高了胸部疑难肿块的诊断率,利用基因芯片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表达谱,筛选一些有代表性分子标志物,应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在肿瘤内科治疗方面,率先开展实体瘤的干细胞移植,肺癌的大剂量化疗、新辅助化疗、微创胸腔置管化疗,与放疗科合作实行肺癌放、化疗同步治疗,开展了肺癌基因检测后个体化治疗,姑息性止痛治疗,将开展肺内肿块射频消融,瘤内注药,粒子植入等肺癌瘤内介入治疗,以及支气管内肿瘤微波烧灼治疗与氦气冷冻治疗。对罕见、疑难、复发性肿瘤,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有机结合我院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优势,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有效延长肿瘤病人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
  胸部内科是卫生部国家临床药理基地肿瘤专业首创科室,已完成了近百种抗肿瘤新药物的临床研究,目前正进行国家多项新药研究及相关课题。主持省、厅立项科研课题8项,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参编出版《临床肿瘤诊疗学》、《现代肿瘤内科学》、《基本药物手册》、《实用全科医师手册》,《临床肿瘤诊断与治疗学》,《肿瘤内科化疗手册》等专著。
  胸部内科为优质护理活动病房,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率先开展了PICC置管技术,减少了化疗药物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熟练使用化疗泵,提高化疗疗效,并开展了化疗专项护理,让患者对化疗有了正确的认识,消除了患者对化疗的恐惧心理。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技术革新,减少了红灯呼唤率和陪护率,开展了心灵关怀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的无缝隙护理服务,为患者创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使病人积极地配合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