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是全国儿童医院中最早独立成科的的科室之一,为湖南省卫生厅重点专科成员之一,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儿童泌尿外科。因专科的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3月病房扩展为泌尿一科及泌尿二科。

泌尿一科拥有医护人员20余人,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1名,硕士4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4名,设有专科床位46张。每年收治各种小儿泌尿生殖系先天畸形(如尿道下裂,肾积水,输尿管末端病变,隐睾等),肿瘤及疑难杂症2千余例。对于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手术治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尿道下裂,一期手术治愈率达90%以上;针对肾积水,应用新技术“小切口肾盂输尿管离断吻合术”,切口小,创伤少,住院周期短,疗效满意,治愈率95%以上。针对输尿管末端病变,开创仿麦氏切口输尿管膀胱外位再植技术,切口隐蔽,效果明显,治愈率95%以上。目前在腹腔镜技术上有长足进展,在全国儿童医院中率先开展腹腔镜下隐睾下降,精索经脉高位结扎等手术,在小儿泌尿系肿瘤方面,采用手术,化疗,分期医治等方法,收到满意效果。近几年来,已实施或开展省、厅级科研课题4个,院级科研课题4个,新技术8项,在尿道下裂基因学研究,尿道下裂内分泌研究,隐睾组织相关原癌基因的研究,肾母细胞瘤癌基因研究,肾母细胞瘤癌基因抑制研究等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正在申请省级成果一项,目前获专利一项;另有多项课题和新技术获院级科技奖励;并有一人次被评为院科技能手。在全国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多次被评为医院的明星科室和先进集体。科室接受全国各地转诊,其中大量是疑难重症和首诊治疗失败的病例,在注重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同时注重教学,承担着不同层次临床医学教学、实习及省内外小儿泌尿外科进修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任务。

泌尿二科现有医护人员2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名。科室在开展泌尿生殖系统常见先天性畸形矫治手术的同时,着重发展腔道泌尿外科、微创泌尿外科和儿童性发育异常的监测和诊治。对于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手术治愈率高,例如尿道下裂,一期手术治愈率达90%以上;肾积水治愈率95%以上。科室着重发展微创泌尿外科,先后开展了腹腔镜技术、经皮肾镜技术、输尿管镜技术、尿道电切镜技术、膀胱尿道镜技术、输尿管软镜等等,并率先将钬激光技术引入泌尿外科开展微创手术,如儿童泌尿系结石、输尿管囊肿、尿道瓣膜、肾积水等等,都采用微创手术。科室很早成立了儿童性发育监测和诊疗中心,特别在男童肥胖性性发育异常、儿童性分化异常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目前拥有Accu-Tech钬激光机,OLYMPUS腹腔镜高清成像系统,德国WOLF全套小儿输尿管镜、肾镜、膀胱镜、电切镜、STORZ输尿管软镜、阴茎短小治疗仪和内分泌治疗仪等。科室注重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年来,已开展或完成省、厅级科研课题3个,院级科研课题6个,15项新技术,其中《先天性尿道下裂神经内分泌变化及SRY基因的研究》获湖南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输尿管肾镜钬激光技术治疗小儿泌尿系疾病》获国家科技部恩德思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等,另有多项课题和新技术获院级科技奖励。在全国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在省市级报刊发表科普文章40余篇,参编了3本儿科专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院举行新一届纪委委员培训

  8月29日下午,医院纪委组织新一届纪委委员开展了一堂纪委业务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由纪委书记曹霞主持。曹书记首先对新当选的纪委委员表示祝贺,并亲自进行了理论授课。在授课中,曹书记详细介绍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发展历史,阐明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提出了纪律检查委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并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对医院纪律检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授课结束后,各位新当选纪委委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医院的纪检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曹书记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希望各纪委委员自身正直,敢抓敢管,工作有成效有方法,将纪律检查工作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做好监督监管,曹书记表示今后医院纪委委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积极发挥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职能。 因医院人事调整,经党委讨论推荐并报卫生厅纪检组同意,本届纪委委员进行了的调整,由纪委书记曹霞、医院医务部主任江训良、护理部主任谢建辉、党办主任陈吉球和监察审计部主任李昃担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