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医学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株洲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即原株洲市一医院急诊科,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由简单的急诊诊室发展成为具有相应规模、功能齐全的的急诊科,并成为株洲市的急救中心,是株洲市急诊科质量控制中心、湖南省急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急诊科位于中心医院门诊楼的A区一楼,门诊楼的西北部,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目前包括院前急救(120急救队)、急诊儿科区和成人急诊区,急诊儿科独立成区,儿童患者的就诊、抢救、雾化治疗、留观输液治疗在同一区域,还设有儿童游乐场地。院前急救(120急救队)配备25名工作人员、8台救护车,设3个急救分站。成人急诊区设有诊室、抢救室、洗胃室、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留观室、急诊手术室和急诊病房,已发展为集急诊、急救与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型的急救医疗技术中心,可以对急、危、重病人实行一站式急救医疗服务,形成高效的生命绿色通道,是现代医学的标志和株洲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神。拥有急诊病房床位21张,观察床15张,抢救室床位6张,隔离抢救室床位1张,重症监护室(EICU)床位6张,清创室1间,手术室1间。可开放诊室有7间,设急诊内科、外科、口腔科、皮肤科、五官科、妇产科。急诊区域单独设有急诊化验室、急诊X线照片室 急诊CT室 急诊B超室、急诊收费处、急诊药房等,方便病人检查 诊断 治疗 急诊病人数达14万人次/年,危重病抢救1000余人/年,抢救成功率95%以上。

急诊科医疗设备齐全 先进 抢救室、监护室、EICU配有心电监护仪、中央监护系统、德国西门子呼吸机、心脏除颤起搏监护仪、自动心肺复苏机、床旁血滤机、全自动洗胃机、降温仪、心电图机,血气和心肌标志物床旁快速检测设备、静脉微量泵等抢救诊断治疗设备以及各种急救药品 可对各种危重病人施行紧急抢救 外科抢救室配有无影灯 手术床 手术器械 可进行紧急手术

急诊科设科主任1人,副主任2人,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2人。有医师32名,固定医师2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4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硕士12人,专业方向包括:急诊医学、肾内、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骨科、肝胆外科、乳腺外科及儿科等。护理人员49人,其中主管护师13人,护师12人。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坐班急诊服务制,能救治各种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处理各种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开展各种急危重病的急救处理,包括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 呼吸衰竭、脑卒中、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各类休克 急腹症 创伤 小儿急症等 在急诊科可以完成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并和心内科合作快速完成急性心梗介入治疗的临床路径。可以在急诊实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急诊科集临床抢救、教学、科研于一体,担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实习教学、全市急诊住院医师培训、全科医师的培训任务,是湖南省株洲市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牌单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女子肝脏巨大血管瘤,射频消融无血切肝解其烦恼

家住天元区的周女士,今年37岁,一次体检发现肝脏占位,B超、CT提示右肝有一个约8×10厘米大小血管瘤。这可吓坏了周女士,于是她来到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经过术前讨论后,决定为周女士行射频消融凝血电极器辅助右肝血管瘤切除术,手术历时2小时,术中出血仅300毫升,手术中未阻断肝门,减少了缺血对肝脏的损害。术后周女士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据市肝胆胰中心主任、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唐才喜介绍, 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肝血管瘤虽有先天性因素,但其增长却是后天因素促成的,所以预防就是要尽量避免引起瘤体增长的因素,如正确对待各种事情,解除忧虑、紧张情绪,避免情志内伤,饮食上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吃新鲜蔬菜,不要喝酒,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如见腹内有积块,身体消瘦,倦怠乏力等症状应早期检查,及时治疗。 目前肝巨大血管瘤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切肝方式多种多样,但传统的肝脏切除手术如指捏法、钳夹法和刀柄分离等方法,因肝创面出血的问题常导致手术视野显露欠佳,手术中易导致肝内血管、胆管甚至下腔静脉撕裂伤,引起术中大出血,这给手术带来困难,且术后容易引起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怎样减少肝脏巨大血管瘤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成了肝胆胰外科界一直探索的问题。 射频消融凝血电极器辅助切肝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的切肝技术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在切肝过程中明显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术中不需阻断肝门,从而把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使肝切除过程更安全、快捷。其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能尽快恢复出院,从而减少总体医疗费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在省内率先引进该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有8例患者采取此类技术进行肝切除,均获得良好的疗效。 【肝胆胰外科 陈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屁股湿疹怎么治疗
聂小娟
回答: 屁股湿疹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屁股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过敏反应、微生物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1-2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可配合使用不含香精的保湿霜。选择纯棉透气的内裤,避免穿着过紧的裤子。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暴露患处,保持通风干燥。 2、外用药物 轻度湿疹可选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时可使用复方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慢性湿疹可尝试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 3、口服药物 瘙痒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顽固性湿疹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用药期间需监测不良反应,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光疗 对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湿疹,可考虑窄谱UVB光疗。治疗前需评估皮肤类型和光敏史,从最小红斑量开始,逐渐增加照射剂量。治疗期间需佩戴护目镜,避免其他部位过度暴露。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加重等暂时性反应。 5、中医调理 湿热型湿疹可使用龙胆泻肝丸,血虚风燥型可选用当归饮子加减。外洗可用苦参、黄柏、地肤子等煎汤湿敷。针灸可选曲池、血海、三阴交等穴位。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屁股湿疹患者应避免搔抓患处,修剪指甲以防皮肤破损。饮食宜清淡,减少海鲜、牛羊肉等易致敏食物摄入。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干燥。选择无刺激的洗涤剂清洗衣物,漂洗彻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完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长期滥用强效激素导致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