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

ICU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株洲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患者在发生单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时,尽早给予延缓性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赢得时间和条件,最终控制原发疾病。

科室创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有病床30张,医务人员52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具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医师和护士、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系统、正确的学术思想和准确的高技术治疗措施。

科室拥有层流洁净病房和现代精密仪器设备,年收治各类危重病人15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监测项目:除了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外,还能开展心电图、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出凝血功能、细菌流行病学、床旁B超、床旁X射线摄片机等更深入的监测技术。医疗能力:机械通气支持、心电除颤、内窥镜检查和治疗、血液滤过和透析、血浆置换等代谢和肾功能支持、细菌学检查、并根据药代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抗生素等重要治疗药物的用药方案、营养代谢支持、干细胞移植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女子肝脏巨大血管瘤,射频消融无血切肝解其烦恼

家住天元区的周女士,今年37岁,一次体检发现肝脏占位,B超、CT提示右肝有一个约8×10厘米大小血管瘤。这可吓坏了周女士,于是她来到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经过术前讨论后,决定为周女士行射频消融凝血电极器辅助右肝血管瘤切除术,手术历时2小时,术中出血仅300毫升,手术中未阻断肝门,减少了缺血对肝脏的损害。术后周女士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据市肝胆胰中心主任、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唐才喜介绍, 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肝血管瘤虽有先天性因素,但其增长却是后天因素促成的,所以预防就是要尽量避免引起瘤体增长的因素,如正确对待各种事情,解除忧虑、紧张情绪,避免情志内伤,饮食上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吃新鲜蔬菜,不要喝酒,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如见腹内有积块,身体消瘦,倦怠乏力等症状应早期检查,及时治疗。 目前肝巨大血管瘤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切肝方式多种多样,但传统的肝脏切除手术如指捏法、钳夹法和刀柄分离等方法,因肝创面出血的问题常导致手术视野显露欠佳,手术中易导致肝内血管、胆管甚至下腔静脉撕裂伤,引起术中大出血,这给手术带来困难,且术后容易引起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怎样减少肝脏巨大血管瘤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成了肝胆胰外科界一直探索的问题。 射频消融凝血电极器辅助切肝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的切肝技术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在切肝过程中明显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术中不需阻断肝门,从而把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使肝切除过程更安全、快捷。其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能尽快恢复出院,从而减少总体医疗费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在省内率先引进该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有8例患者采取此类技术进行肝切除,均获得良好的疗效。 【肝胆胰外科 陈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