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

肝胆胰外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株洲市中心医院(原株洲市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是株洲市卫生系统成立最早的肝胆胰外科专业科室,现为株洲市医学重点学科,湖南省临床重点学科。设有固定床位50张,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9名。

现任科主任唐才喜,外科主任医师,湘雅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湖省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门脉高压症专业学组委员,湖南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株洲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株洲市普通外科腔镜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株洲市肝胆胰外科主任。

本科室所诊治疾病范围为: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脾功能亢进,脾脏良、恶性肿瘤;胆道系统良、恶性肿瘤。各种复杂肝胆管结石;胰腺良、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等。

每年完成大型手术800余台次,以微创外科为特色,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胆道手术后的腹腔镜再次手术、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巨脾切除、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胆管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PTCD+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胰十二指肠切除、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胰管结石;左、右半肝切除、肝三叶切除等一些高难度大型手术;并余2003年成功完成了株洲地区首例同种异体肝移植;同时肝胆外科致力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研究工作,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近10年来取得可喜成绩,其重症胰腺炎治愈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直为全市模范优秀科室之一,其连续7年保持无医疗差错事故,连续5年获得株洲市中心医院“优秀科室”称号;2009年获得医院“学习型科室”;2010年获得株洲市总工会“学习型班组”的荣誉。2010年肝胆外科被评为株洲市重点学科,并被授予为株洲腹腔镜(普外)质量控制中心;2011年获得株洲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被株洲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唐才喜工作室”及株洲市“五一先锋号”称号;同年肝胆外科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

科室同时承担了株洲市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学术上的技术推广及业务培训工作,2008年在株洲市成功协办了湖南省普通外科学术年会,同年主持成立了株洲市普通外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届学术会议,2009年主持开办“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的省继续教育学习班,2011年主持了株洲市普通外科专业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2012年主持了“株洲市普外腹腔镜质量与实施管理及技术准入的高级培训班”,为我市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专科每年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并多次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其中“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肝胆管结石”获2000年株洲市科技进步二等奖;“U型管网膜囊持续灌注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研究”获株洲市科技进步二等奖;“MRCP单次屏气一次成像技术对胆道疾病的临床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临床研究”获株洲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有多项省市课题正在按研究计划实施。

学科优势:

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其复杂肝胆管结石及肝胆肿瘤的治疗一直为其优势项目,近年来其开展的复杂肝胆管结石及肝胆肿瘤的精准手术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搬家后其将继续此项目的研究开展工作,将派专人至国内肝胆外科知名医院学习深造。继续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在肝胆外科手术中,此技术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明显降低住院时间、费用。同时肝胆外科在治疗重症胰腺炎方面尤其独特见解,其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逐年下降,治愈率处于领先水平。

微创治疗也一直为肝胆外科的专长,其开展了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此技术仅国内少数医院可以开展,肝胆胰外科的此技术水平已处于成熟阶段,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同时其开展的腹腔镜下再次胆道探查手术、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肝肿瘤射频消融术、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植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等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女子肝脏巨大血管瘤,射频消融无血切肝解其烦恼

家住天元区的周女士,今年37岁,一次体检发现肝脏占位,B超、CT提示右肝有一个约8×10厘米大小血管瘤。这可吓坏了周女士,于是她来到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经过术前讨论后,决定为周女士行射频消融凝血电极器辅助右肝血管瘤切除术,手术历时2小时,术中出血仅300毫升,手术中未阻断肝门,减少了缺血对肝脏的损害。术后周女士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据市肝胆胰中心主任、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唐才喜介绍, 肝血管瘤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趋势,或者位于肝包膜下,有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应尽早治疗。肝血管瘤虽有先天性因素,但其增长却是后天因素促成的,所以预防就是要尽量避免引起瘤体增长的因素,如正确对待各种事情,解除忧虑、紧张情绪,避免情志内伤,饮食上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多吃新鲜蔬菜,不要喝酒,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如见腹内有积块,身体消瘦,倦怠乏力等症状应早期检查,及时治疗。 目前肝巨大血管瘤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切肝方式多种多样,但传统的肝脏切除手术如指捏法、钳夹法和刀柄分离等方法,因肝创面出血的问题常导致手术视野显露欠佳,手术中易导致肝内血管、胆管甚至下腔静脉撕裂伤,引起术中大出血,这给手术带来困难,且术后容易引起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怎样减少肝脏巨大血管瘤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成了肝胆胰外科界一直探索的问题。 射频消融凝血电极器辅助切肝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的切肝技术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在切肝过程中明显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术中不需阻断肝门,从而把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使肝切除过程更安全、快捷。其大大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能尽快恢复出院,从而减少总体医疗费用。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在省内率先引进该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有8例患者采取此类技术进行肝切除,均获得良好的疗效。 【肝胆胰外科 陈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