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是1985年广州市第一批成立的有建制的急诊专科,也是目前广州市具有成建制的以急诊科医师负责的专业院前急救小组并符合广州市“120”院前急救人员配置的唯一的科室。专业技术优势和特色是建制齐全,人才梯队和学历结构合理。有专业院前急救小组,有院内的应急小组和急诊病房和急诊监护病房。
  急诊科医生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年急诊量近10万人次,年院前急救任务2500人次,现有床位数56张,有广州市唯一的急诊科负压病房,抢救成功率95%以上。为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别和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安排合适的救治程序,急诊科有完善的分诊标准,根据分诊标准如为危急症、急重症的病人立即进入绿色通道先救治,亚紧急、非紧急的病人进入普通急诊流程进行诊治。急诊科在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内作为重点发展学科,发展定位是成为院内外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团队。在医院内是突发的急危重症应急抢救的主力军,重点是早期有效的脏器功能支持,为专科进一步病因治疗创造条件。医院外成为院前规范化抢救示范单位之一,同时依托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广东省内呼吸系统急症抢救的重点单位。实施方案是我们在医院统一指挥下,每年进行一次全院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经过五年的努力,急诊科建立了院前急救标准,此标准成为广州市制定院前急救标准的主要依据,由于医院的大力支持,广州市卫生局将广州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建在急诊科。
  急诊科带头人梁子敬,是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院前急救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自1985年开始从事急诊医学临床和教学工作,具有较广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急诊急危重症救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心肺脑复苏、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毒蛇伤救治、中毒急救等有较深研究,尤其在心肺脑血管急症和毒蛇伤救治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在SARS灾害、在冰冻雨雪天气、甲流流行灾害、汶川地震伤员,都积极参与了诊治过程。近年来,主持参与了新技术和新业务,如毒蛇伤的早期血液生化演变规律,进行改良程序化救治,呼吸道传染病的院前和院内运送,急性肺损伤序贯型机械通气支持疗法。一直重视医教研培训同步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毒蛇伤救治方面,在1998年“毒蛇伤急诊救治研究”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等奖和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2008年“广东常见毒蛇伤早期血液生化演变规律与改良程序化救治方案”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和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高血压致心血管重构的基础及临床系列研究”获201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表皮生长因子及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获2005年广州市教育局立项资助并已按期结题,“心肌重塑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抑制的作用”获2006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并资助,已按期结题。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正式成为深圳社保局定点医疗机构

在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的共同努力下,4月18日起,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参保患者,不仅可以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更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即时费用结算服务。 自今年2月,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签订《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正式成为深圳市社保局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以来,致力于不断推进定点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各专业科室进行协议、政策与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努力为深圳参保人员来院就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培训中,医院围绕《医疗服务协议书》中的内容,针对参保人身份核实、协议医师职责、就医管理要求、监督检查重点等内容进行详实的讲解,并宣传普及了深圳市社保知识和21地市联网结算情况,有效地促进了院内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遵守服务协议条款,严格履行医保医师职责,认真落实我院 “依规操作,优质文书,有效沟通”的中心工作要求。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