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是1985年广州市第一批成立的有建制的急诊专科,也是目前广州市具有成建制的以急诊科医师负责的专业院前急救小组并符合广州市“120”院前急救人员配置的唯一的科室。专业技术优势和特色是建制齐全,人才梯队和学历结构合理。有专业院前急救小组,有院内的应急小组和急诊病房和急诊监护病房。
  急诊科医生队伍技术力量雄厚,年急诊量近10万人次,年院前急救任务2500人次,现有床位数56张,有广州市唯一的急诊科负压病房,抢救成功率95%以上。为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别和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安排合适的救治程序,急诊科有完善的分诊标准,根据分诊标准如为危急症、急重症的病人立即进入绿色通道先救治,亚紧急、非紧急的病人进入普通急诊流程进行诊治。急诊科在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内作为重点发展学科,发展定位是成为院内外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团队。在医院内是突发的急危重症应急抢救的主力军,重点是早期有效的脏器功能支持,为专科进一步病因治疗创造条件。医院外成为院前规范化抢救示范单位之一,同时依托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广东省内呼吸系统急症抢救的重点单位。实施方案是我们在医院统一指挥下,每年进行一次全院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经过五年的努力,急诊科建立了院前急救标准,此标准成为广州市制定院前急救标准的主要依据,由于医院的大力支持,广州市卫生局将广州市院前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建在急诊科。
  急诊科带头人梁子敬,是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院前急救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自1985年开始从事急诊医学临床和教学工作,具有较广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急诊急危重症救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心肺脑复苏、心血管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毒蛇伤救治、中毒急救等有较深研究,尤其在心肺脑血管急症和毒蛇伤救治方面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在SARS灾害、在冰冻雨雪天气、甲流流行灾害、汶川地震伤员,都积极参与了诊治过程。近年来,主持参与了新技术和新业务,如毒蛇伤的早期血液生化演变规律,进行改良程序化救治,呼吸道传染病的院前和院内运送,急性肺损伤序贯型机械通气支持疗法。一直重视医教研培训同步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毒蛇伤救治方面,在1998年“毒蛇伤急诊救治研究”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等奖和卫生厅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2008年“广东常见毒蛇伤早期血液生化演变规律与改良程序化救治方案”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和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高血压致心血管重构的基础及临床系列研究”获201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3等奖。“表皮生长因子及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获2005年广州市教育局立项资助并已按期结题,“心肌重塑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抑制的作用”获2006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并资助,已按期结题。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正式成为深圳社保局定点医疗机构

在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的共同努力下,4月18日起,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参保患者,不仅可以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更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即时费用结算服务。 自今年2月,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签订《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正式成为深圳市社保局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以来,致力于不断推进定点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各专业科室进行协议、政策与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努力为深圳参保人员来院就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培训中,医院围绕《医疗服务协议书》中的内容,针对参保人身份核实、协议医师职责、就医管理要求、监督检查重点等内容进行详实的讲解,并宣传普及了深圳市社保知识和21地市联网结算情况,有效地促进了院内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遵守服务协议条款,严格履行医保医师职责,认真落实我院 “依规操作,优质文书,有效沟通”的中心工作要求。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想大便的感觉
黄玉红
回答: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伴随想大便的感觉通常是痛经或盆腔充血引起的正常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主要有原发性痛经、盆腔充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诱因。 1、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这种痉挛性疼痛可能放射至直肠区域,产生排便感。伴随症状包括腰骶部酸胀、恶心等。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热敷下腹部有助于放松肌肉。 2、盆腔充血综合征 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会使直肠周围压力增加,产生里急后重感。典型表现为晨起症状较轻而午后加重,可能伴有肛门坠胀。建议避免久坐久站,采用膝胸卧位缓解压迫,严重时需就医排除静脉曲张。 3、肠易激综合征 激素变化可能诱发肠道敏感,出现腹痛伴排便冲动但实际无便或排便不畅。症状多在进食后明显,可能交替出现腹泻便秘。可尝试低FODMAP饮食,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袭直肠子宫陷凹时,月经期病灶充血会刺激直肠,产生剧烈坠痛和频繁便意。可能伴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选择包括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或病灶切除术。 5、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症会导致直肠子宫陷凹粘连,月经期组织水肿加重牵扯痛。常见于既往有宫腔操作史者,可能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完善妇科检查,急性期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 月经期应注意保持腹部温暖,避免生冷饮食刺激肠道。每日适量饮用姜茶或热汤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轻柔按摩下腹部可缓解肌肉紧张。记录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疼痛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平时加强盆底肌锻炼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症状发作概率。 黄玉红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