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患携手,共抗帕金森

时间:2014-04-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4月6日上午,在一年一度的"411世界帕金森病日"来临之际,我院在门诊大厅二楼举办了"第十一届世界帕金森病日病友联谊会"及帕金森病健康讲座,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帕金森病与DBS治疗中心的专家与帕金森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治疗体会、分享保健心得,相互共勉,成为医护人员与病友相互信任的一场欢聚盛会。

  今年我院帕金森健康讲座分为四部分内容:分别由神经内科谭红愉副主任医师讲解帕金森病治疗的药物调整、以及各个时期的内外科治疗;神经内科吴卓华副主任医师讲的是帕金森病的运动康复,还现场与病人互动,一起做帕金森健康操;神经外科程国雄主任关于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的分享,详细介绍帕金森病的DBS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及国际上对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新的认识,使得很多病人对帕金森的外科治疗有了很直观的认识;中医科王峰医师讲解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以及中医治疗在帕金森病治疗的作用。同时,我院也藉此机会建立了一个帕金森病友的交流QQ群"广州帕金森病友之家",群号300909481,通过这个群医患之间可以交流互动,共抗帕金森病。活动期间,帕金森病友分享了他们在对抗帕金森病的心路历程,病友之间互相打气,使得病友们对疾病治疗有了新的希望。

  据了解,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目前中国大约有200万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近年来帕金森患者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10%。

  广州市目前大约有一万名帕金森病患者,面对如此庞大的病人群,定期开展患者的健康讲座及病友的交流活动,可以使广大帕金森病友客观准确地获得帕金森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帕金森病的新进展,更好的减少病人、家属的负担和痛苦,促进医务工作者以及帕金森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在此背景下我院帕金森病与DBS中心从2004年开始在每年的4月11日前后举办"广州世界帕金森日病友联谊会"。过去的10届病友联谊会,根据我院帕金森病与DBS中心近10年的帕金森病治疗的工作经验,以及国内外对帕金森病的新进展,向广大病患进行各种专题的健康讲座,并开展了与香港帕金森病友会、全国帕金森病友、四川省的帕金森病友的交流活动。使得"广州世界帕金森日病友联谊会"在广大帕金森病患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成为帕金森病患每年必到的聚会。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正式成为深圳社保局定点医疗机构

在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的共同努力下,4月18日起,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参保患者,不仅可以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更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即时费用结算服务。 自今年2月,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签订《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正式成为深圳市社保局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以来,致力于不断推进定点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各专业科室进行协议、政策与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努力为深圳参保人员来院就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培训中,医院围绕《医疗服务协议书》中的内容,针对参保人身份核实、协议医师职责、就医管理要求、监督检查重点等内容进行详实的讲解,并宣传普及了深圳市社保知识和21地市联网结算情况,有效地促进了院内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遵守服务协议条款,严格履行医保医师职责,认真落实我院 “依规操作,优质文书,有效沟通”的中心工作要求。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高血压持续不降的原因
高云
回答: 高血压持续不降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药物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未确诊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有关。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调整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存在钠敏感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建议通过基因检测明确风险,日常需严格限盐并定期监测血压。 2、不良生活习惯 高钠饮食、酗酒、吸烟及缺乏运动均可导致血压难以控制。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会加重水钠潴留,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尼古丁则引起血管痉挛。需逐步将食盐量降至3-5克/日,戒断烟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用药不规范 漏服降压药或自行调整剂量是常见原因。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间断服用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擅自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需使用分装药盒提醒服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评估药物安全性。 4、继发性高血压 约10%难治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素活性异常升高,嗜铬细胞瘤则表现为阵发性血压骤升。需通过肾上腺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必要时行介入或腹腔镜手术。 5、合并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会加重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可激活交感神经,尿酸结晶沉积会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建议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非布司他片,同时控制血糖与尿酸水平,血压目标值应低于130/80mmHg。 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持续1周,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