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营养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科室简介】

营养科历经发展,是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营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医学营养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单位,拥有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年资营养医师3人和营养护师2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目前有2人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位。科室拥有静息能量消耗测量仪、人体成份测量仪及肠内营养输注泵等先进仪器。

【医疗工作】

营养科作为一个面向临床,为患者提供膳食营养管理、与疾病营养治疗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融和了营养与临床领域特点。科室的主要医疗业务是通过营养咨询门诊、院内营养会诊途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营养健康咨询服务及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依托呼研所、普外科、内分泌科等良好临床医疗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本学科逐渐形成减重代谢门诊、家庭人工肠内营养支持等特色门诊。营养管理对保证代谢手术治疗效果、避免术后远期并发症至关重要。营养科参与减重代谢门诊针对患者的术式及病情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术后早、中、远期的营养治疗方案。

家庭人工肠内营养支持是我科开展的另一特色门诊。营养科家庭人工肠内营养支持门诊开展的业务包括:指定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培训患者或看护员评估导管位置、合适的体位,清洗技术以及导管、皮肤和导管出口处的护理,配方的输注和保存,导管的冲洗、加药以及肠内营养输注泵的维护与操作等。

【教学工作】

自1999年起,承担临床营养护理学教学工作。2001-2005年间负责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的本科生营养学教学工作,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课堂讲授及临床见习部分。2006年开始接收其他医疗机构培养进修医生。

我科每年还承接多项院内外继续教育项目的讲课:广东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临床营养基本技能及新进展学习班(院外),首届中国国际代谢手术卓越联盟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代谢手术沙龙广医一院肥胖暨糖尿病治疗新进展学习班等。

【科研工作】

2008年、2010年分别参与广东省营养学会、广东省糖尿病课题组的有关住院病人NRS评分及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状况的调查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正式成为深圳社保局定点医疗机构

在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的共同努力下,4月18日起,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参保患者,不仅可以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更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即时费用结算服务。 自今年2月,我院与深圳市社保局签订《深圳市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正式成为深圳市社保局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以来,致力于不断推进定点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各专业科室进行协议、政策与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努力为深圳参保人员来院就诊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培训中,医院围绕《医疗服务协议书》中的内容,针对参保人身份核实、协议医师职责、就医管理要求、监督检查重点等内容进行详实的讲解,并宣传普及了深圳市社保知识和21地市联网结算情况,有效地促进了院内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遵守服务协议条款,严格履行医保医师职责,认真落实我院 “依规操作,优质文书,有效沟通”的中心工作要求。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想大便的感觉
黄玉红
回答: 月经期间下腹坠痛伴随想大便的感觉通常是痛经或盆腔充血引起的正常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主要有原发性痛经、盆腔充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诱因。 1、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这种痉挛性疼痛可能放射至直肠区域,产生排便感。伴随症状包括腰骶部酸胀、恶心等。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热敷下腹部有助于放松肌肉。 2、盆腔充血综合征 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会使直肠周围压力增加,产生里急后重感。典型表现为晨起症状较轻而午后加重,可能伴有肛门坠胀。建议避免久坐久站,采用膝胸卧位缓解压迫,严重时需就医排除静脉曲张。 3、肠易激综合征 激素变化可能诱发肠道敏感,出现腹痛伴排便冲动但实际无便或排便不畅。症状多在进食后明显,可能交替出现腹泻便秘。可尝试低FODMAP饮食,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袭直肠子宫陷凹时,月经期病灶充血会刺激直肠,产生剧烈坠痛和频繁便意。可能伴随性交痛、不孕等症状。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选择包括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或病灶切除术。 5、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炎症会导致直肠子宫陷凹粘连,月经期组织水肿加重牵扯痛。常见于既往有宫腔操作史者,可能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需完善妇科检查,急性期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 月经期应注意保持腹部温暖,避免生冷饮食刺激肠道。每日适量饮用姜茶或热汤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轻柔按摩下腹部可缓解肌肉紧张。记录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出现发热、异常出血或疼痛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平时加强盆底肌锻炼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少症状发作概率。 黄玉红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