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1835年11月4日,成立的广州博济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是我国第一间西医院,为美国 Dr. Peter Parker开设的眼科医院。1913年始设立眼耳鼻喉科,先后由 Dr.H.G.Howard(1913年)、Dr.H.W.Boyd(1916年)、C.A.Howard(1922-1923年)任主管。1930年1月博济医院移交岭南大学校董会接管,改名为岭南大学博济医院。之后眼耳鼻喉科由R.L.Lancaster(1930-1931年)、李腾彪(1931-1932年及1937-1938年)任主管。1946年抗日战争后博济医院重新设立眼耳鼻喉科,由宓锡裕任主任。1947年开始,耳鼻喉科独立分科,梁炳诉教授任耳鼻喉科主任,宓锡裕调任省人民医院任耳鼻喉科主任,谭新民、李泉任住院医师。岭南大学医学院先后聘凌炽桓(1948年)、朱志和(1949-1953年)为耳鼻喉科教授。1953年设立耳鼻喉科病区,有专科病床33张。1954年成立耳鼻喉科学教研组,为我省专科教学组织建制之始。由朱志和任主任,有谭新民、陈秉谦、高生平、汪谦信、王琼芳、姚智才、余国治、余达德、闵华庆等任专科医师。

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是我省最早成立的耳鼻喉科,为我省耳鼻喉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耳鼻喉科人才。先后有闵华庆调入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参与组建头颈科并任主任,余达德调入中山一院并任主任,谭新民调入中山三院任主任。70年代以后,先后由麦嘉秉、高生平、姚智才、冯家驹、陈洁珠等任主任。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颇具规模,在医、教、研各方面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现有专科病床60张,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1947年设病床10余张,到1978年有专科病床33张,医生13人。先后按鼻专科、喉专科、耳专科和头颈外科进行发展,陆续配购了脑干电位测听、眼震电图、多功能电测听、真耳分析仪、眼震电图仪、旋转椅、动态平衡检查仪、头脉冲试验检查仪、电子鼻咽喉纤维镜、喉动态镜、鼻阻力仪、CO2与YAP激光等先进设备以及国内领先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开展了一系列高、新、难手术,形成了以耳专科及耳鼻咽喉-头颈肿瘤为主的研究方向,为广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建有耳功能检查室、眩晕疾病检查室、激光手术室、鼻变态反应与鼻通气功能检查室、颈部内镜手术研究室、睡眠监测室、嗓音检查室、内窥镜室、遗传与分子实验室等一系列专科检查及治疗室。

目前有专科病床60张,医生22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5人,主治6人,医师5人,技师3人,其中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6人。每年接诊病人近10万人次,住院2500人次/年,业务收入2800多万/年。是省内诊治疑难疾病最多的耳鼻咽喉科中心之一。

近30年来,开展了大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技术,其中达省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有耳专科:眩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平衡康复治疗,电子耳蜗植入术,小耳畸形耳廓及外耳道成形手术,义耳钛支架植入手术,颅面联合进路、经颞骨进路前、中颅窝肿瘤切除术,耳神经外科及侧颅底外科,面神经减压手术,中耳炎的手术和听力重建,耳内窥镜手术;头颈专科:腔内支架技术治疗喉、气管和食道狭窄,游离皮瓣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缺损,颈部甲状腺微创外科手术与颈内镜外科,头颈肿瘤(喉癌、鼻、鼻窦肿瘤、喉咽和颈段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和多种方法修复、重建上消化道和上呼吸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鼻专科:鼻腔泪囊吻合术,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等良性肿瘤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诊断和治疗;嗓音专科:音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第二十一期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讲座

8月25日下午,我院在岭南楼26楼海珠厅顺利举办了第二十一期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讲座,讲座由王景峰书记主持,相关院领导及全院近200名中层领导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 我院于2014年3月顺利完成了中层干部换届,在此次换届中一批青年骨干被选拔到中层干部队伍当中。为了使新上任的青年领导干部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岗位,本期讲座特邀了中山大学统战部部长,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小聪前来主讲。郭教授以《新上岗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为题,就“如何开局”、“怎么管理”、“怎样用人”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在讲解的过程中,郭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尽快适应领导角色的转变,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王景峰书记对郭小聪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指出,郭教授的讲课内容丰富,事例生动,相信无论对于新上岗的领导者,还是在岗多年的领导干部来说,都能得到很大启发。(文/图 院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