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我院三名青年医生赴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参加培训

时间:2014-08-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4日至15日,第四届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夏季培训班(Essen Summer Academy) 在德国埃森大学医院Robert Koch大楼顺利举办。我院内分泌学博士研究生谭琴、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司瑜、肝胆外科主治医师余先焕三名青年医生通过推荐,获邀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的14名医学代表一同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主题为“传染和免疫”,内容包括专项学术讲座、实验室参观交流,以及门诊实地考察等活动。学员在德期间,除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知识的学习,也与德方教授进行充分的互动交流,为探讨共同合作打好基础。

  据了解,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已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面向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医学院开展夏季培训班,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六月,我院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德方也首次为我院开放三个夏季培训名额,并为入选者提供在德短期学习的生活补贴。

  培训项目的圆满完成,不仅开拓了我院青年医生代表的国际视野,也推进了我院与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在共同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合作进程,同时也为实现优势领域的强强联合创造了条件。(文/图 国际合作交流办公室范斯婷)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举办第二十一期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讲座

8月25日下午,我院在岭南楼26楼海珠厅顺利举办了第二十一期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讲座,讲座由王景峰书记主持,相关院领导及全院近200名中层领导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 我院于2014年3月顺利完成了中层干部换届,在此次换届中一批青年骨干被选拔到中层干部队伍当中。为了使新上任的青年领导干部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岗位,本期讲座特邀了中山大学统战部部长,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小聪前来主讲。郭教授以《新上岗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为题,就“如何开局”、“怎么管理”、“怎样用人”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在讲解的过程中,郭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尽快适应领导角色的转变,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王景峰书记对郭小聪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指出,郭教授的讲课内容丰富,事例生动,相信无论对于新上岗的领导者,还是在岗多年的领导干部来说,都能得到很大启发。(文/图 院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肺结核气胸怎样治疗
何洁
回答: 肺结核合并气胸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抗结核药物治疗、氧疗、卧床休息、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肺结核合并气胸通常由结核病灶侵蚀肺组织、剧烈咳嗽导致肺泡破裂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是气胸的紧急处理措施,通过置入引流管排出胸腔内气体,帮助肺组织复张。操作需严格无菌,引流瓶应低于胸腔水平。肺结核患者合并气胸时,引流可能需持续较长时间,同时需配合抗结核治疗。引流期间需监测引流量、颜色及患者呼吸状况,若出现发热或引流液浑浊需警惕继发感染。 2、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治疗是控制肺结核的根本措施,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用药原则,疗程通常需持续6个月以上。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若气胸由结核空洞破裂引起,抗结核药物可降低复发概率。 3、氧疗 高浓度氧疗适用于中重度气胸患者,通过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同时促进胸腔内气体吸收。一般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控制在5-10升/分钟。需注意氧中毒风险,持续高流量吸氧不宜超过24小时。肺结核患者常合并低氧血症,氧疗可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但需避免长期高浓度吸氧抑制呼吸中枢。 4、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减少活动以降低肺内压和胸腔压力波动。采取半卧位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3个月内禁止负重和剧烈运动。肺结核本身属于消耗性疾病,卧床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组织修复。 5、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气胸或持续漏气患者,可考虑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或胸膜固定术。手术能有效闭合破裂的肺泡,减少复发概率。肺结核患者手术时机需在抗结核治疗2-4周后进行,术后仍需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术前需评估肺功能及结核活动性,术后可能出现胸腔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肺结核合并气胸患者需严格戒烟,避免呼吸道刺激。饮食应保证每日热量2000-2500千卡,蛋白质每公斤体重1.5-2克,多食用鸡蛋、鱼肉、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但需避免屏气动作。定期复查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胸痛加重或再次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