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人民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最美劳动者】桑植县人民医院:打造放心医院

桑植县是革命老区,贺龙元帅的故乡,桑植县人民医院就扎根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从1950年建院至今,桑植人民医院从一个医务人员仅6人,业务用房4间,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卫生院,发展成为湘西北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1年该院更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什么样的原因让这所县级医院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取得这么快的发展?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了政策指导人、制度约束人、机制调动人、科学培养人的良心发展轨道;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桑植县人民医院实现了新突破、新跨越;是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打造出了一流的品牌。 狠抓医疗技术,实现跨越发展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群众就诊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家县级医院要想取得跨越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是永恒的主题。经过长期实践发展,桑植县人民医院确定了以“把医生送出去,把技术请进来”的技术强院路线。近几年,桑植县人民医院建立健全了院、科、室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统一的疾病诊疗常规。在全院范围内推进优质护理服务,重点加强医护人员与病患的沟通,强化健康宣教,做到了回访率高达87.5%。据统计,2013上半年桑植县人民医院全院门急诊50277人次,其中住院7953人次,完成手术2394台次。全院满意率高达96.92%,建立了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 不仅如此,“看别人看不好的病,治别人不敢治的病”,已成为是桑植人民医院的气魄。他们不满足于院内较劲、区域比拼,更把目标光和视野投向全省(周边区县)乃至全国(全市),与“一流”较量,找“高手”切磋。为了提高院内医务人员水平,桑植县人民医院推出了专家远程会诊措施,给院里的医务人员搭建起了与专家教授学习、讨教的平台。“遇到大且难的手术,我们就会开启远程平台,与省级或省级以上医院的专家进行沟通,研究出最合适病患的手术方案。”院长黄道望说,除了通过远程系统与专家讨论病情,医院还定期邀请专家教授给院里的同志们上课,答疑解惑。在全院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显著改善。 狠抓职工道德建设,树立医院形象 一个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医院,好的口碑及形象,关系到医院社会和经济发展。从1950年办院的第一届院领导开始,医院就把“爱岗敬业、救死扶伤、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由于医院重视,医院平时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可谓数不胜数。医院儿科有医护人员20人,遇到高峰期,每天有90多名儿童住院,连走廊里都架满了铺位,由于人多地方小,儿科成了闹市。20名医护人员忙得焦头烂额,常常到凌晨才回家。有时连陪护的亲属们也埋怨患儿的闹声,而护士们却这样说:“孩子的哭喊就是一首动听的歌声,这歌声就是唱给天下医护人员最美的赞歌!”。今年49岁的谷志余是医院普外科的主任,他已经在医生的岗位上干了22年,他的工作除了坐诊,就是围着手术台在打转,早上8点不到就已经换好了白大褂,常常一台手术到了傍晚6、7点还未结束,遇到晚上有急诊,忙到了大半夜,便干脆直接在办公室凑合眯一会准备第二天上班。据统计,他平均每个月要诊疗近200名患者,最忙时平均每天要做5-7台手术,但他不喊苦不喊累,一句淡淡的“这都是作为医生应该做的” 折射出他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 多年来,桑植县人民医院一直注重培养人们看病信得过的好医生、好护士,医院先后涌现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级劳动模范伍辉福,全国先进女职工张喜月,湖南省民族地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徐声俊,湖南省卫生系统第二周期职业道德建设“四满意”服务竞赛先进个人刘红敏,湖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陈春莲,湖南省张家界市卫生系统“专业卫生管理者”钟吉波等10多名先进模范人物,医院还每年组织一次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以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工作经历和典型事例,向医护人员宣传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引导身边医护人员自觉遵守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到今年已连续举办10届。 推行院务公开制,为群众谋实惠 近些年来,桑植县医院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治理药品和医疗设备采购、销售中的不正之风,通过上墙公示、药品价格,在各科室办事公开栏中公开各项收费标准,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切实保障了患者的利益。医院实行了药品网上采购制,药品网上采购率达到90%。2010医院药品采购600个品种,采购金额1700多万元。近五年来,医院自行降价15次,今年又对药品进行调价,降幅30%,仅库存药品一次降价30 余种,为患者让利1200多万元,为解决了“老、少、边、穷”的桑植及周边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为了进一步改善医院就医环境,为全县百姓带来更好、更优质、更到位的医疗服务,领导班子大胆决定,新建精神病院大楼和外科楼。为此桑植人民医院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200多万元,规划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目前,主体大楼已竣工并合格验收。届时,随着新大楼的投入使用,病床总数将增加到600张,病室增加到18个,业务收入将过亿元,医院的整体环境和医疗设备一举走在了全县前列。 面对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要守住金字招牌、建好老百姓放心的医院,是一场持久战。2014年桑植县人民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们将坚定不移地以文化为魂、创新为本,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勇立潮头、扶摇直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有痰咳不出来怎么办呢
陶新曹
回答: 有痰咳不出来可通过多喝水、拍背排痰、蒸汽吸入、使用祛痰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有痰咳不出来通常由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反应、环境干燥、痰液黏稠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适量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温开水是最佳选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这些可能加重痰液黏稠。呼吸道感染期间更需注意水分补充,帮助缓解咽喉干燥不适。 2、拍背排痰 采用空心掌从背部下方向上方有节奏地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可重复多次。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儿童和老年人,能帮助松动支气管内痰液。家长需注意拍背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不适。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拍背操作。 3、蒸汽吸入 将热水倒入容器,头部覆盖毛巾吸入蒸汽10-15分钟,每日2-3次。蒸汽能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使其易于咳出。可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增强效果,但避免使用刺激性精油。哮喘患者进行蒸汽吸入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4、使用祛痰药物 氨溴索口服溶液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排痰困难。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分解痰液中黏蛋白促进排出,对浓痰效果显著。羧甲司坦片可调节支气管分泌,改善痰液性状。使用这些药物需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快速稀释痰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合使用效果较好。雾化治疗需要专业设备,通常在医院或诊所进行,严重排痰困难者可考虑此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辛辣油腻。若痰液颜色变黄绿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肺部感染等疾病。长期排痰困难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呼吸道健康状况。 陶新曹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