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神经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创建于1986年,是我院特色专科之一,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医护人员队伍,汇聚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专家 中青年技术骨干及专科医生、专业的神经康复师和护理队伍,已经发展为集医疗 教学 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8人,博士1人 硕士6人,先后在奥地利、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进修学习。学科带头人饶萍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及成都市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成都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成都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严谨的学术作风,擅长于神经内科疑难重症及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氏病、颅内感染、周围神经病、痴呆、神经症等的诊治。

神经内科在全院最早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 现开放床位70余张,床位使用率在100%以上 年收治病人约1800人次 专科门诊量约9000人次。

该专科拥有神经科各种监护设备及脑血管病治疗仪、脑神经促通仪、颈腰椎牵引仪、失眠治疗仪等专科设备,科室下设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心理专业组和神经康复组。附属神经电生理室, 开展肌电图、脑电图、经颅多谱勒、诱发电位等检测手段,主要诊治脑 脊髓及周围神经的各种器质性疾病 重点开展脑血管病(中风)的急救 诊治 预防 神经康复 神经电生理的各项工作以及中风偏瘫、失语、感觉障碍、面瘫、颈腰椎疾病等的治疗,同时利用中国传统医学针刺、电针、灸法、推拿及现代康复技术等神经康复治疗手段。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擅长治疗中风,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膜炎,帕金森氏病,癫痫,肢体麻木或无力,痴呆,头昏,头痛,眩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口角歪斜,流涎,震颤,抽搐,行走困难,抑郁症,焦虑症,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脊髓疾病等。特别在脑血管病(中风)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方面已形成了完整 系统的诊治体系。

同时该科承担川北医学院 泸州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及省内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 为医疗行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医学生 学术氛围浓厚 有多人次参加全国 省 市级学术会议 每年均在国家级 省市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完成了一系列相关基础和临床课题研究,并获成都市科技成果奖。参加了多项神经系统疾病的循证课题的多中心研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精神,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在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推荐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了首批208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17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临床培养基地)、309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基层培养基地),四川省获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3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16个。我院同时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也是成都市级医疗机构中唯一的同类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是承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培训机构。我院作为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项规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相关条件,确保培训质量。特别是要注重培训过程管理,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评价,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作出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全身脉搏跳动强烈明显怎么回事
高云
回答: 全身脉搏跳动强烈明显可能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增强,从而出现全身脉搏跳动明显的情况。通常伴随面色发红、呼吸急促等症状。可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平复情绪,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2、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后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以满足机体供氧需求,可能引发脉搏强而快的表现。运动停止后30分钟内多可自行缓解。建议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放松,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 3、贫血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通过增加搏动次数代偿供氧不足,可能出现心悸、脉搏增强等症状。常见病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新陈代谢,导致心率增快、脉搏增强,常伴有多汗、手抖、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激素水平,必要时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5、高血压 血压升高时血管壁压力增大,可能感知到强烈搏动,长期未控制可能损伤心脑血管。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并定期监测血压。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胸痛、头晕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完善心电图、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高血压或甲亢患者需长期遵医嘱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