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超声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拥有一支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及精湛医疗技术的超声医疗团队,同时也是高素质的学术人才梯队。超声科现有27名工作人员,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博士学位1人,在读硕士1人,聘用人员10人。科主任程印蓉担任全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专委会、妇产科专委会理事、四川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成都市医学会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市超声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及理事等学术团体职务。超声科通过多年的努力,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已成为成都地区超声医学的领头羊。

科室医疗设备先进,目前拥有Medison V20、HITACHI EUB-7500等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以及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配备最先进的各类型探头,功能齐全,性能良好,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可满足全身脏器的检查需要。

科室优势项目有:

1、产科实时三维超声独特的表面立体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更直观地动态观察胎儿颜面部、体表发育情况,形象逼真,有助于检测胎儿畸形及子宫畸形、腔内病变,也可用于其他部位占位性病变的三维成像。

2、胃肠道超声检查:通过饮水或者饮用对比剂以及灌肠等方法,对胃肠道疾病进行无创性检查,经济简便,同时满足了不能耐受腔镜检查患者的需求。

3、超声造影:利用静脉注射造影剂,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更加精确,也能够对肿瘤治疗效果进行更加有效的跟踪,帮助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弹性成像:对乳腺团块的硬度进行评估,从而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

5、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及治疗:目前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腔内穿刺、组织活检以及射频治疗。所有诊断仪均配备计算机超声图文工作站,实现图文数字信息化管理,可将图像及检查报告直接传输打印,更加快捷及时,并可将资料永久保留,便于随诊时对比参考。

年均检查人次近12万,其中全年产前筛查超声检查人次达到近1万人次。

科室承担了省卫生厅项目科研项目2项,在各类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累计超过50篇。参编浅表超声诊断专著1部,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级超声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科室还承担大专院校临床实习、下级医院进修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超声专业教学任务,每年为基层医院培养30余名超声技术骨干医师,每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精神,加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在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推荐基础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了首批208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17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临床培养基地)、309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基层培养基地),四川省获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3个、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16个。我院同时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也是成都市级医疗机构中唯一的同类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是承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培训机构。我院作为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各项规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相关条件,确保培训质量。特别是要注重培训过程管理,加强培训过程的质量评价,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作出贡献。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全身脉搏跳动强烈明显怎么回事
高云
回答: 全身脉搏跳动强烈明显可能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增强,从而出现全身脉搏跳动明显的情况。通常伴随面色发红、呼吸急促等症状。可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平复情绪,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2、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后心脏代偿性加快收缩以满足机体供氧需求,可能引发脉搏强而快的表现。运动停止后30分钟内多可自行缓解。建议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放松,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 3、贫血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通过增加搏动次数代偿供氧不足,可能出现心悸、脉搏增强等症状。常见病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新陈代谢,导致心率增快、脉搏增强,常伴有多汗、手抖、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通过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激素水平,必要时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5、高血压 血压升高时血管壁压力增大,可能感知到强烈搏动,长期未控制可能损伤心脑血管。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并定期监测血压。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胸痛、头晕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完善心电图、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高血压或甲亢患者需长期遵医嘱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