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我院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培养)基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精神...

2014-06-18 00:00

心内科成功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

为推广高血压防治社区适宜技术、培养高水平社区心血管防治队伍及促进我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由我院心血管内科申报的国家级[项目编号2014-03-01...

2014-06-11 00:00

我院成为床边医疗系统省内首家试点医院

医院床边信息娱乐系统(BES)以安全、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系统和可管控的信息内容及娱乐节目,为医院和病人搭建信息沟通平台,解决住院病人及陪护的信息、娱乐需求,...

2014-03-04 00:00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顺利通过市医保局门诊特殊疾病认定医疗机构评审

2013年12年19日,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定点医疗管理处候处长、市医保局定点管理处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各大医院的门诊特殊疾病评审专家一行6人,对我院申请成为门诊特殊...

2014-01-23 00:00

我院北区获得“2013年度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 优秀单位”称号

我院北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在医院的领导下,在成都市卫生疾控中心和锦江区疾控中心指导下,坚持以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控...

2013-12-27 00:00

我院又增加二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根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文件(川中医药办发[2013]93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2013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单位...

2013-07-17 00:00

我院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表彰

2013年5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单位进行了表彰,我院荣获“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呼吸内...

2013-05-27 00:00

我院结合自身特色对地震灾区伤员进行中医干预治疗

我院结合自身特色对地震灾区伤员进行中医干预治疗,4月22日上午在徐荣华院长的亲自安排下,由业务院长王勇强带队,带领我院的全国名中医王晓东主任中医师及四川省著名...

2013-04-22 00:00

我院快速应急响应 积极组织雅安7.0级地震救治工作

我院结合自身特色对地震灾区伤员进行中医干预治疗,4月22日上午在徐荣华院长的亲自安排下,由业务院长王勇强带队,带领我院的全国名中医王晓东主任中医师及四川省著名...

2013-04-20 00:00

开展肩关节镜微创技术 骨科迈出关键一步

肩关节镜微创技术是继膝关节镜微创技术后的一门新兴的关节微创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应用在四川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市级医院开展肩关节镜技术,我院已经率先迈出了第一...

2013-03-01 00:00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有哪些
郝盼盼
回答: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主要有控制血压、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管理压力。心脏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发病概率。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早期干预,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减少钠盐摄入、保持适当体重、避免情绪波动对血压控制有帮助。若血压持续偏高,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 2、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地中海饮食模式被证实对心脏有益,其特点为富含橄榄油、坚果、鱼类等食物。限制加工食品和高糖饮料,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亚麻籽等。 3、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适合的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对于已有心脏问题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引发心脏不适。 4、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脏病风险。被动吸烟同样有害,应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饮酒应适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肌病变,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戒烟帮助或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 5、管理压力 长期精神压力会升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脏病发作概率。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心理平衡。若出现持续焦虑或抑郁情绪,应及时寻求心理干预。社交支持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心血管健康有保护作用。 预防心脏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风险因素。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查血脂、血糖等指标。保持理想体重,男性腰围应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注意胸闷、气短等心脏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评估。家族中有早发心脏病史者更应加强预防措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干预。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