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感染呼吸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传染病学(感染病学)科建于1975年,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四川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学科、卫生部传染病学继续教育培训单位,共设传染病呼吸科、传染病消化科、传染与免疫研究室和四川省狂犬病研究中心。拥有一批训练有素专门人才50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1名,讲师4名,助教4名。博士5人,硕士9名;硕士生导师5名。他们中有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6名,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1名。

在老一辈传染病学家带领下,长期担负着川南、云南、贵州、重庆毗邻地区疑难重症及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工作,先后开展了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的免疫诊断和基因诊断;开发灵芪蠲肝液、抑毒调平液、祛肝脂口服液、祛痨口服液等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难治性肺结核病等综合治疗手段,采用国内先进技术??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取得了很好疗效,得到广大病员的信赖。

免疫研究室拥有大型实验设备,包括流式细胞仪、DNA成像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梯度PCR、免疫时间分辨仪、超低温冰箱、低温高速离心机等;能从事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细菌学、动物实验及中药、生物制剂开发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能帮助病人尽早获得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感染性微生物核酸及其它抗原或抗体成分的检测,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感染消化科,以肝炎治疗为重点,集中力量攻克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病因治疗以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治疗为主。建立了重型肝炎监护室,采用促肝细胞再生药物促进肝细胞再生,蠲肝液抑制肝细胞坏死、改善病人食欲和睡眠,以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监护仪及时提供病人机体的内环境各项参数;引进体外人工肝血浆置换仪加全血灌流术治疗各型重型肝炎肝昏迷350人次,使重型肝炎的死亡率显著下降;开展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顽固性腹水,症状缓解快,费用低,疗效好。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2岁宝宝反复发烧
葛伟
回答: 2岁宝宝反复发烧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尿路感染、中耳炎、川崎病等原因有关。反复发热通常表现为体温波动超过38摄氏度且持续3天以上,可能伴随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 1、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咽部炎症是幼儿发热常见原因。患儿可能出现流涕、咳嗽症状,体温可升至39摄氏度。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药物。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辅助降温。 2、幼儿急疹 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导致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多发于6-18月龄婴幼儿。特征为持续3-5天高热后出现玫瑰色皮疹。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无须使用抗生素。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避免穿着过多衣物影响散热。 3、尿路感染 婴幼儿尿道较短易发生细菌逆行感染,女童发病率较高。除发热外可能出现排尿哭闹、尿液浑浊。确诊需进行尿培养,治疗常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家长应勤换尿布,保持会阴清洁。 4、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未完善易致中耳积液继发感染,表现为夜间哭闹、抓耳动作。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治疗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哺乳时保持头部抬高体位有助于预防复发。 5、川崎病 病因未明的血管炎性疾病,持续发热超过5天伴草莓舌、手足硬肿等特征。需住院接受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延迟治疗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病变。家长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记录发热时间与体温变化,发热期间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保持每日饮水量达到500-800毫升,选择米汤、稀释果汁等易消化流食。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观察有无皮疹、抽搐等新发症状。若发热伴随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或皮肤瘀斑需急诊处理。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