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妇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成立于1952年9月,现在已成为川南地区技术力量强、设备先进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妇幼保健中心。妇产科占用面积共约6800平方米,现有开放病床96张,年门诊量为8万余人次,年手术量3000余台次,分别设置为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三个二级临床科室,优生优育实验室和妇产科门诊部。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11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16名,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名、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分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四川省妇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四川省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1名;四川省妇科腔镜学专委会委员1名,四川省围生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名,四川省骨密度学专委会委员1名,四川省护理学会妇产科护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02年被批准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至今培养硕士研究生33名。科室拥有大批现代医疗诊断检测设备。病人遍及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及新疆等省、市、自治区。

妇计科特色医疗

1、子宫、卵巢、输卵管病变的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手术。

2、女性外阴瘙痒、外阴营养不良(白斑)的诊断和治疗,川南独家。

3、子宫、卵巢良性肿瘤的切除或保留子宫、卵巢的手术治疗。

4、女性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

5、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卵巢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6、绒癌、侵蚀性葡萄胎诊断和治疗。

7、女性生殖器感染的诊断和规范性治疗。

8、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的外阴、阴道修补和整形。

科室主任:毛熙光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主任:郑勇平  副教授

副主任:任黔川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电话:0830-3165601;0830-3165602

地  址:泸医附院住院部外科大楼第三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危人群
马晓斌
回答: 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者、慢性肺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严重下呼吸道症状,需加强预防与监测。 1、早产儿 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因肺部发育不完善,气道狭窄且免疫系统薄弱,更易发生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三凹征等缺氧表现,建议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帕利珠单抗注射液进行被动免疫预防。 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合并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病毒可能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力衰竭。这类患儿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若出现喂养困难、发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临床可能采用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氧疗干预。 3、免疫功能低下者 艾滋病患者、肿瘤化疗后人群及器官移植受者等因T细胞功能受损,清除病毒能力下降,感染后更易出现病毒性肺浸润。此类患者需定期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 4、慢性肺病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因气道清除功能减退,病毒感染可诱发急性加重。建议此类人群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出现咳黄痰伴喘息时需考虑细菌合并感染,医生可能开具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支气管扩张剂。 5、65岁以上老年人 老年群体因免疫功能衰退及共病状态,感染后住院风险显著增加。典型表现为持续低热伴活动后气促,部分患者会进展为病毒性肺炎。建议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居家监测指脉氧,若血氧低于93%需立即就医,临床可能应用连花清瘟胶囊辅助治疗。 所有高危人群在流行季节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规范佩戴口罩并勤洗手。居室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每日通风2次以上。出现呼吸频率增快、精神萎靡或拒食等预警症状时,须在24小时内就诊。哺乳期母亲感染后应暂停亲喂,改用泵奶器收集乳汁并经巴氏消毒后喂养婴儿。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