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人民医院

皮肤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渠县人民医院皮肤、医学美容科是我院皮肤、性病、医学美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以门诊、病房、辅检室、治疗室、皮肤医学美容室等构成的专业性学科。科室坚持以“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性传播疾病、色素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溃疡和瘢痕、儿童皮肤性疾病及其他皮肤科疾病的诊治中形成了鲜明特色,诊治水平位于市内先进水平。是我县唯一治疗皮肤性疾病的特色专科,也是我县唯一的专业医学美容中心。

科室开放床位 15 张,开设专业有皮肤、性病、激光、医学美容等。现有医护人员 15 名,其高、中级职称3人,卫生部颁发专业执业资格的医学美容主诊医师5人,护士7人(其中专科护士3人,医院星级护士1人)。医护人员均被医院派往全国各地三甲医院进行专科进修学习。

二、皮肤科疾病诊治范围:

1、皮肤疾病: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水痘、银屑病、红斑狼疮、大疱性疾病、痤疮、脱发、指甲及各类表皮附属肿瘤类疾病等。

2、泌尿、性疾病:细菌性前列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包皮过长、包茎等。

3、长期开展过敏源检测、真菌检测、性疾病DNA检测等。

三、皮肤医学美容设备及诊治范围:

1、IPL光子嫩肤、脱毛治疗仪:治疗光子嫩肤、祛斑、去皱、美白(减轻色素沉着)、皮肤收紧、脱毛治疗等;

2、LED光动力治疗仪(红蓝黄光治疗仪):治疗炎性痤疮、囊肿性痤疮、光动力换肤、促进整形外科手术后伤口的愈合,激光治疗后促进组织修复等;

3、色素性病变激光治疗仪:治疗太田痣、蓝痣、祛除纹身、纹眉、纹眼线等,祛除咖啡斑、老年斑、雀斑、各种色素沉着等;

4、生发仪:治疗斑秃、普秃、散在脱发等;

5、紫外光皮肤病全身半仓治疗仪:治疗牛皮癣、白癜风、玫瑰糠疹、湿疹、荨麻疹、斑秃、早秃、皮肤慢性溃疡、带状疱疹、泛发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丹毒等50多种疾病;

6、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治疗皮肤外科手术、软组织消融、融化、切除、切开、凝固等;

7、高频电灼治疗仪:治疗尖锐湿疣、扁平疣、寻常疣、,其他浅表赘生物、腋臭等。

科室团队精神:

一流的管理 一流的服务 一流的质量 一流的团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两项科研项目获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4年4月29日,达州市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市政中心三楼多功能会议室隆重举行,大会对2013年度达州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单位进行了表彰,并安排部署了2014年全市科技工作。市委书记焦伟侠,市长包慧,副市长杨佳鹏,市委宣传部部长邓瑜华,市科技局局长戴婕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人员颁奖,会议由包慧主持。 在这次大会上,我院放疗中心完成的《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部完成的《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两项科研项目双双获得达州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市委书记焦伟侠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目前全市上下正值深入贯彻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创造了一大批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事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良好局面。最后号召全市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弘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钻研精神,为推动全市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3年是我院科技成果最为突出的一年,获市、县级科技进步奖共五项,奖金10万元。除获达州市的两项科技进步奖外,还有由核磁共振室完成的《磁共振对诊断脑白质病的应用研究》;由耳鼻咽喉病房完成的《鼻内窥镜临床应用研究》;由护理部完成的《PICC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维护成本效益分析研究》三项科研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健号召全院医务人员以获奖科室(病房)和主研人员为榜样,刻苦钻研医学理论知识,努力提高服务技能水平,不断增强科研转化创新能力,希望获奖者戒骄戒躁,多出科研成果,为渠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我院护理部主任宁强华、肿瘤放疗中心主任谯波、医教科李海玲参加了大会。 医教科:李海玲(供稿) 2014.4.30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紧急避孕药一年超过三次会怎样
冷启刚
回答: 紧急避孕药一年内使用超过三次可能增加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等风险。紧急避孕药主要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的补救措施,其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或米非司酮,频繁使用会干扰正常激素水平。 紧急避孕药通过高剂量孕激素抑制排卵或阻止受精卵着床,短期内重复使用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常见表现包括月经周期提前或延迟、经量异常增多或减少、非经期不规则出血等。部分女性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恶心、头晕等药物副作用,症状通常会在1-2个月经周期内逐渐缓解。频繁使用还可能降低避孕效果,因激素水平反复波动会影响子宫内膜稳定性。 极少数情况下,长期超量使用可能诱发卵巢功能异常,表现为持续闭经或排卵障碍。有血栓病史、肝肾功能不全、乳腺癌患者等特殊人群需严格避免多次使用。药物代谢产物需经肝脏分解,一年内超过三次服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但尚未有明确证据表明会导致永久性肝损伤。 建议采用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常规避孕方式替代紧急避孕药。若一年内已使用三次以上,需监测后续三个月月经情况,出现持续异常出血或闭经超过60天应及时妇科就诊。日常可通过记录基础体温、使用排卵试纸等方法掌握生理周期规律,减少对紧急避孕药的依赖。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