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人民医院

神经、胸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心胸外科病房位于外科大楼五楼,是我县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乳腺外科疾病的专业治疗中心,是渠县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中心、渠县食管癌规范化外科治疗中心,也是我县外科急、危、重症抢救中心。

科室设置病床40张,开设专业有: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乳腺外科。全科共有医务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5人,医生8人,护士12人,大部分经华西医院、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省肿瘤医院等三甲医院专科进修学习。完全具备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能力。

诊治范围:

一、神经外科专业:1 颅脑损伤:脑挫伤、蛛血、颅底骨折、颅内血肿。

2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内出血。各类脑梗塞。

3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

4颅内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后颅窝肿瘤、颅内外沟通肿瘤。

二、心胸外科专业:

1. 胸部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肺挫伤、创伤性气胸、血胸、乳糜胸、心脏挫伤、心包积血、纵膈血肿气肿,气管破裂等

2. 胸部肿瘤:食管癌、贲门癌、食管平滑肌瘤、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胸部结核、肋软骨瘤、良性胸膜间皮瘤、心包囊肿、胸腺良性肿瘤、平滑肌瘤、自发性气胸伴肺大疱、肺膈离症、纵膈良性肿瘤、肺结核球(瘤)、肺包虫病等

3. 乳腺肿瘤:乳腺癌、乳腺腺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

4、各类手术并发症:严重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胸腔感染等。

开展手术:

一、神经外科专业开展手术:1颅脑损伤:脑挫伤及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2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并血肿清除、软通道血肿碎吸术。

3各类脑梗塞:去骨瓣减压、大网膜移植。

4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外引流术。

5颅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后颅窝肿瘤、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

6颅骨缺损:人工材料修补。

二、心胸外科专业开展手术:

1.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肺癌根治术

2.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胸廓成形术

3.各类胸壁、膈肌及纵膈肿瘤切除术

4.肺叶切除术

5.肺大疱切除及肺减容术

6.早期乳腺癌保乳术

7.各类膈疝修补术

8.心包及纵膈引流术

9、各类手术并发症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两项科研项目获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4年4月29日,达州市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市政中心三楼多功能会议室隆重举行,大会对2013年度达州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单位进行了表彰,并安排部署了2014年全市科技工作。市委书记焦伟侠,市长包慧,副市长杨佳鹏,市委宣传部部长邓瑜华,市科技局局长戴婕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人员颁奖,会议由包慧主持。 在这次大会上,我院放疗中心完成的《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部完成的《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两项科研项目双双获得达州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市委书记焦伟侠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目前全市上下正值深入贯彻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创造了一大批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事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良好局面。最后号召全市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弘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钻研精神,为推动全市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3年是我院科技成果最为突出的一年,获市、县级科技进步奖共五项,奖金10万元。除获达州市的两项科技进步奖外,还有由核磁共振室完成的《磁共振对诊断脑白质病的应用研究》;由耳鼻咽喉病房完成的《鼻内窥镜临床应用研究》;由护理部完成的《PICC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维护成本效益分析研究》三项科研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健号召全院医务人员以获奖科室(病房)和主研人员为榜样,刻苦钻研医学理论知识,努力提高服务技能水平,不断增强科研转化创新能力,希望获奖者戒骄戒躁,多出科研成果,为渠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我院护理部主任宁强华、肿瘤放疗中心主任谯波、医教科李海玲参加了大会。 医教科:李海玲(供稿) 2014.4.30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紧急避孕药一年超过三次会怎样
冷启刚
回答: 紧急避孕药一年内使用超过三次可能增加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等风险。紧急避孕药主要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的补救措施,其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或米非司酮,频繁使用会干扰正常激素水平。 紧急避孕药通过高剂量孕激素抑制排卵或阻止受精卵着床,短期内重复使用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常见表现包括月经周期提前或延迟、经量异常增多或减少、非经期不规则出血等。部分女性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恶心、头晕等药物副作用,症状通常会在1-2个月经周期内逐渐缓解。频繁使用还可能降低避孕效果,因激素水平反复波动会影响子宫内膜稳定性。 极少数情况下,长期超量使用可能诱发卵巢功能异常,表现为持续闭经或排卵障碍。有血栓病史、肝肾功能不全、乳腺癌患者等特殊人群需严格避免多次使用。药物代谢产物需经肝脏分解,一年内超过三次服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但尚未有明确证据表明会导致永久性肝损伤。 建议采用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常规避孕方式替代紧急避孕药。若一年内已使用三次以上,需监测后续三个月月经情况,出现持续异常出血或闭经超过60天应及时妇科就诊。日常可通过记录基础体温、使用排卵试纸等方法掌握生理周期规律,减少对紧急避孕药的依赖。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