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人民医院

神经、胸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心胸外科病房位于外科大楼五楼,是我县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乳腺外科疾病的专业治疗中心,是渠县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中心、渠县食管癌规范化外科治疗中心,也是我县外科急、危、重症抢救中心。

科室设置病床40张,开设专业有: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乳腺外科。全科共有医务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5人,医生8人,护士12人,大部分经华西医院、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省肿瘤医院等三甲医院专科进修学习。完全具备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能力。

诊治范围:

一、神经外科专业:1 颅脑损伤:脑挫伤、蛛血、颅底骨折、颅内血肿。

2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内出血。各类脑梗塞。

3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

4颅内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后颅窝肿瘤、颅内外沟通肿瘤。

二、心胸外科专业:

1. 胸部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肺挫伤、创伤性气胸、血胸、乳糜胸、心脏挫伤、心包积血、纵膈血肿气肿,气管破裂等

2. 胸部肿瘤:食管癌、贲门癌、食管平滑肌瘤、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胸部结核、肋软骨瘤、良性胸膜间皮瘤、心包囊肿、胸腺良性肿瘤、平滑肌瘤、自发性气胸伴肺大疱、肺膈离症、纵膈良性肿瘤、肺结核球(瘤)、肺包虫病等

3. 乳腺肿瘤:乳腺癌、乳腺腺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等

4、各类手术并发症:严重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胸腔感染等。

开展手术:

一、神经外科专业开展手术:1颅脑损伤:脑挫伤及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2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并血肿清除、软通道血肿碎吸术。

3各类脑梗塞:去骨瓣减压、大网膜移植。

4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外引流术。

5颅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后颅窝肿瘤、颅内外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

6颅骨缺损:人工材料修补。

二、心胸外科专业开展手术:

1.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肺癌根治术

2.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胸廓成形术

3.各类胸壁、膈肌及纵膈肿瘤切除术

4.肺叶切除术

5.肺大疱切除及肺减容术

6.早期乳腺癌保乳术

7.各类膈疝修补术

8.心包及纵膈引流术

9、各类手术并发症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两项科研项目获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4年4月29日,达州市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市政中心三楼多功能会议室隆重举行,大会对2013年度达州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单位进行了表彰,并安排部署了2014年全市科技工作。市委书记焦伟侠,市长包慧,副市长杨佳鹏,市委宣传部部长邓瑜华,市科技局局长戴婕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人员颁奖,会议由包慧主持。 在这次大会上,我院放疗中心完成的《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护理部完成的《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两项科研项目双双获得达州市201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市委书记焦伟侠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目前全市上下正值深入贯彻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创造了一大批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事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良好局面。最后号召全市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弘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钻研精神,为推动全市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3年是我院科技成果最为突出的一年,获市、县级科技进步奖共五项,奖金10万元。除获达州市的两项科技进步奖外,还有由核磁共振室完成的《磁共振对诊断脑白质病的应用研究》;由耳鼻咽喉病房完成的《鼻内窥镜临床应用研究》;由护理部完成的《PICC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维护成本效益分析研究》三项科研获得县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健号召全院医务人员以获奖科室(病房)和主研人员为榜样,刻苦钻研医学理论知识,努力提高服务技能水平,不断增强科研转化创新能力,希望获奖者戒骄戒躁,多出科研成果,为渠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我院护理部主任宁强华、肿瘤放疗中心主任谯波、医教科李海玲参加了大会。 医教科:李海玲(供稿) 2014.4.30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怀孕6个月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冷启刚
回答: 怀孕6个月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产检、避免危险动作及保持情绪稳定。主要有营养补充、姿势调整、睡眠管理、症状监测、心理调适等方面。 1、营养补充 孕中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每日搭配深色蔬菜和全谷物。钙需求增至1000毫克/天,可通过牛奶、芝麻等补充,同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避免生食、高糖高盐食物,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在200毫克以内。 2、姿势调整 避免久站久坐,每1小时变换姿势,坐时用靠垫支撑腰部。弯腰动作改为屈膝下蹲,提重物不超过5公斤。睡觉采用左侧卧位,双腿间夹孕妇枕缓解压力。禁止突然扭转腰部或高举手臂等危险动作。 3、睡眠管理 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抬高下肢减轻水肿。出现腿抽筋可热敷并补充镁剂,使用U型枕支撑腹部。夜间频尿可尝试盆底肌训练,避免睡前饮用利尿饮品。 4、症状监测 记录胎动频率,2小时内少于10次需就医。警惕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妊高征征兆。分泌物异常或规律宫缩应立即检查。控制体重增长在每周0.5公斤内,血糖偏高者需严格监测饮食。 5、心理调适 参加孕妇课程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制定育儿计划。每天进行正念呼吸练习,焦虑时可听胎心音缓解。避免接触负面生育信息,建立亲友支持网络。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和防滑平底鞋,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桑拿和长时间泡澡。外出携带急救卡和产检资料,远离拥挤场所和化学污染环境。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提前准备待产包物品清单,出现阴道流血、破水等紧急情况立即平卧送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