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老年病内科 (共18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老年病内科组建于1980年。其前身是早在上世纪50年代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的干部病房,主任由大内科主任兼职,中央保健专家牟善初教授、张学庸教授都曾担任过干部病房主任工作。1980年底正式组建高干病房,第一任主任为崔致贤教授(任期1980-1992年),担任陕西省医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0年,医院从学科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干部病房正式更名为老年病科。科室主要从事省、市、西北地区和我校校院领导、专家教授、离退休老干部内科疾病的诊治以及保健任务。于1992年张阳阳教授任老年病科主任(任期1992-1996)。1996年,老年病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6年第四军医大学作为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老年病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6年底,随着社会改革开放与经济迅猛的发展,医院根据社会不同医疗消费的需求,将老年病科更名为老年病一科,其医疗服务对象和任务没有改变。同时将成立的惠宾病房更名为老年病二科,为两个编制独立的科室。

老年病内科一科:李月彩(1996年09月-2000年3月)和李源教授先后任主任(2000年3月-2008年8月),科室人员不断增加,特别是人员结构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于2000年,老年病教学作为内科学教研室的一个教研组,并成为专科、本科生必修课程。2005年李源主编 “老年病学”教材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8年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再版“老年病学”教材。

老年病内科二科:张阳阳(1996年9月-2002年12月)和黄晨教授(2002年12月-2008年7月)先后任老年病二科主任。惠宾病房成立的宗旨为面向军内外领导及社会成功人士提供优质高档的医疗保健服务。老年病二科成立以来,接待了8000多位老年患者和近百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以色列等国的外宾住院,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出色地完成了新加坡总统、墨西哥总统、泰国公主以及外国专业旅游团体在陕西访问和旅游期间的保健医疗工作。

老年病内科(新):2008年,根据学校精品战略发展的需要,院党委做出整合优化学科的决策,将老年病一科、二科合并为(新)老年病科,使老年病科规模更大,人才更集中,学科优势更明显。王晓明教授任主任(2008年8月?至今),老年病科共4个病区,开展床位104张。在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科室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在学术交流、学术影响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老年病内科成立以来,科室及个人先后获得了许多政治荣誉。2000年老年病二科获陕西省干部保健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获陕西省城镇妇女“巾帼建功”巾帼文明示范岗。多次获得校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获院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院共产党员示范岗、护理岗位练兵先进集体。医护人员个人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02年陈金凤获第四军医大学十佳护士,2003年肖涛获陕西省“抗击非典”先进医务工作者,2008年苏慧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等。2009年在学校精品学科建设中因学科建设发展显著授予进步科室荣誉。

老年病内科(新),规模更大、人才更集中、学科优势更明显。

(一)临床特色和优势逐渐突显,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在以下几方面形成了优势。

老年病内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糖尿病相关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病、脑梗塞、老年痴呆、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准。拥有心电血压监护、心电Holter、血压Holter、遥控心电监护、除颤仪、无创和有创呼吸机等先进设备。

老年病内科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对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诊治工作。拥有胰岛素泵、动态血糖检测仪、糖尿病足诊断箱、骨密度检测仪等国内最新设备,为患者提供最好诊疗服务。

老年病内科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对老年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哮喘、急慢性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进行系统防治。科室拥有多台呼吸机,并引进多导睡眠监测仪,为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老年病内科老年痴呆、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症等专病:通过各种精神量表及影像学等手段,筛查、治疗老年性痴呆。应用前列腺量表及前列腺形态学、体液等综合检测为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症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和长期临床指导,形成具有老年特色的专科优势。

老年病内科癌症及临终关怀:晚期肿瘤和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终关怀是科室医疗的一大特色。强烈的支持治疗、悉心的心理安慰、温馨的医疗环境,使受到生命和生存挑战的患者获得相对高的生活质量,从容面对死亡,微笑离开亲人。

老年病内科综合内科保健与特需诊治:综合诊疗技术是老年病科的优势和强项,老年专科医师擅长多系统内科疾病的综合诊疗,为高级领导、社会精英人士提供优质、全面的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指导。舒适的医疗环境为VIP患者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为陕西省保健委员会保健基地。

老年病内科承担西北五省军内外各级领导干部和离退休老干部的临床医疗救治工作。针对老年病人开设的老年病专科门诊,门诊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2年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9年接诊老年病人达1.8万人次,住院收容3000人次。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仅2008至2009年医疗设备总值翻了一翻。

(二)科研工作:

老年病内科随着学科青年人才的博士化培养的完成,为学科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主要开展冠心病心肌缺血内源性保护机制研究;容积敏感性氯通道与细胞凋亡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肿瘤发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特别是2008年在医院学科支助计划下,王晓明主任通过学科支撑项目首次建立了老年病基础实验室,为学科的科研发展打下了基础。

老年病内科学术任职:担任陕西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疗养保健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会心脏学会委员和陕西省保健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会常务委员等职务,2009年首次成为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单位。并承担卫生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专家库成员,陕西省科技计划评审专家陕西省、西安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等学术职务单位。承担中国老年学杂志、实用老年医学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心脏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误诊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和实用医学杂志等12个国家源期刊杂志常务编委和编委。

老年病内科学术交流:2008年合并后新的学科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目前我们与美国University of Thomas Jefferson,University of Wyoming和University of Texas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关系。目前留学回国人员5名,每年有1-2名到国外学习深造。同时与国内本专业一流专家前任中华老年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现任中华老年医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副院长王建业教授,国家卫生部老年病研究所所长黎健教授等,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及人员培养计划。特别是黎健教授受聘为我科的客座教授,每年定期来我科进行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科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西京医院杨雁灵副教授获全国肝胆胰外科手术视频交流峰会总决赛二等奖

8月24日,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主办的全国肝胆胰外科手术视频交流峰会总决赛在银川召开,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杨雁灵副教授获总决赛二等奖。 全国肝胆胰外科手术视频交流峰会总决赛由来自北医、中国医大、浙医、中山医、西南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的18位权威外科专家组成评审团。来自全国各区域知名医院选拔出来的14名选手参与激烈角逐,其中不乏主任医师、科室主任的手术视频也名列其中。作为华西赛区选拔赛第一名,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杨雁灵副教授主刀完成并选送的手术录像《经神经丛动脉入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设计合理、操作精细、解剖入路新颖、淋巴结清扫彻底、注重血管保护,创新的血管吻合重建、术野清晰无出血等优点,受到与会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荣获总决赛二等奖,杨雁灵副教授受聘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 近年在窦科峰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肝胆胰脾外科致力于胰腺外科手术的创新和改良,精准外科手术的概念已逐步在手术中实施,获得业内好评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