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普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普通外科目前床位240张,医生72人,高级职称25人(35%),博士学位58人(80%),护士144人。年手术约4200余例,2011年达7000余例。2012年5月新医疗大楼建成后,普外床位将达到700张,成为普通外科床位数最多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实现年手术量达10000台以上,力争突破12000台,建成国内外规模最大,专业齐全,特色突出,有较大影响力的的普通外科疾病诊治中心。

普通外科一直秉承着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优良传统,吸引并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沟通合作,全心全意着力于提高专科临床诊治及护理水平的提高。70%以上学术骨干分别在日本、美国、新加坡著名大学和医院工作学习一年以上。

普通外科以结直肠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和保功能手术、IBD的手术规范、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方案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制定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指南》发表在《J Cancer Res Clin Oncol》)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发展胃癌的新辅助治疗、临床营养和微创手术,肝转移瘤的综合处理,大血管复杂手术和甲乳的微创手术等。在结直肠癌、肛门良性疾病、盆底疾病、克罗恩病和低位直肠间质瘤新辅助治疗保肛的诊治达国际先进水平;胃肠癌肝转移瘤、临床营养、肠瘘、胃肠道蔓状血管瘤的诊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处理专科疑难重症病例有着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超低位直肠癌、重症胰腺炎、重症腹腔感染、复杂性肠瘘、重症胆管炎、腹主动脉瘤破裂、骨盆骨折直肠损伤、腹腔多脏器损伤、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等。每年省外病人来源比例稳定在38%-42%左右。在医政司的领导下制定和推广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版)》,牵头与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共同制定《便秘外科诊治专家共识(2010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肛瘘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肛裂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等规范。

普通外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改进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始终坚持以培养有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利用与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利用双方的优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思维敏锐和技术熟练的高水平人才。每年联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篇以上。普通外科设有“国际临床观摩交流项目”,每年资助1-2名国内普通外科医生到著名欧美专科中心进行临床访问学习,以及“新加坡合作项目”派送我国青年外科医生到新加坡进行临床培训。目前在读博士26名,硕士24名,已从中选留5人充实学科队伍。每年派出多名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或于国外实验室进行合作课题研究,目前已联合培养研究生5人,在国际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高水平相关SCI论文达10余篇;所有在读研究生均要求毕业前独立完成并发表1篇以上SCI论文。

学科带头人汪建平教授致力于普通外科的临床及基础转化研究30余年,在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及肛门良性疾病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结直肠癌根治、低位直肠癌保肛、TME及自主神经保护的临床应用研究及结直肠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是推动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亚太地区肠造口康复治疗协会中国区主席,美国外科医师学院会员(FACS)、中央保健局特聘会诊专家。主持研究的“直肠癌保功能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系列研究”获200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的“胰岛移植实验研究系列”获1992年卫生部三等奖和省科委三等奖,“结直肠炎症与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获201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得“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作为专家组组长之一,与全国33位专家共同编写制定了卫生部首部关于肿瘤治疗方面的规范-《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促进了我国结直肠癌治疗向规范化、科学化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使结直肠癌病人从规范治疗中获益。出版了《胃肠外科学》(副主编)及《消化道缝合器及其临床应用》(主编)和《胃肠外科手术学》(主编)。为《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主编,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编委(SCI),全国五年制临床医学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副主编、第8版主编。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甲状腺癌 “吞噬”颈部血管、神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

(甲状腺、乳腺外科 讯)日前,我院甲乳外科万云乐教授团队成功治愈一罕见甲状腺肿瘤体积巨大(最大直径>5cm),包绕左侧颈内动、静脉致使左颈内静脉闭锁,并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患者。 5年前,陆先生被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由于淋巴结相互融合并包绕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在某三甲医院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后辅以7次131I内放射治疗,病情一度平稳。没想到,陆先生心头的噩梦再次出现…… 近半年来,陆先生发现其颈部左侧逐渐隆起,并出现渐进性增大的包块,而且逐渐出现声音嘶哑、失声等。行检查发现颈部淋巴引流区域出现多发肿瘤结节相互融合,包绕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左颈内静脉已经完全闭锁,并且肿瘤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且有纵膈和双肺的转移(图一)。为此,陆先生辗转于省内多家大医院,均因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拒绝予以手术治疗。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得知我院做过类似手术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住进了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万云乐教授接诊后,认真分析陆先生病情,认为陆先生只有切除颈部肿瘤,减轻肿瘤负荷,再辅以术后131I内放射治疗,才有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这无疑是给绝望中的陆先生带来了一丝曙光。 入院后,经过详细而严格的术前评估和术前讨论,万云乐决定给陆先生行左侧颈部肿物和左颈内静脉切除,以及引流区域淋巴清扫术。手术历经2小时30分钟,克服解剖、显露过程中的重重困难,避免左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膈神经颈丛、臂丛神经等组织结构损伤的可能,终于完整切除颈部肿物及引流区域淋巴组织。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仅为50ml;术后陆先生发音清晰,无头颈面部水肿、无饮水呛咳,无头颈部运动障碍等并发症;术后7天,陆先生便康复出院。术后病理回报: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物临近组织及引流区域淋巴组织全部癌浸润(图二所示)。 据介绍,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恶性肿瘤,也是全身疗效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儿童和年轻女性,手术治疗和131I内放射治疗的疗效显著。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后绝大部分(95%以上)的患者生存期可超过5年,甚至长期生存。然而,若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3cm并侵犯甲状腺的腺体外甚至出现远处转移时,将会使患者生存期缩短和生活质量降低。像陆先生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其复发性甲状腺肿瘤体积巨大(最大直径>5cm),包绕左侧颈动、静脉致使左颈内静脉闭锁,并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且有纵膈和双肺的转移,手术难度非常大、并发症多,往往被学术界列为外科手术禁忌。此时若行131I内放射治疗,往往因肿瘤负荷过大而疗效差,且容易发生机体脏器的131I内放射性损伤。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对于陆先生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可以切除肿瘤病灶,降低肿瘤负荷,而且还可以为后续131I内放射治疗提供疗效的保证。 万云乐教授说,对于包绕或侵犯颈动、静脉和喉返神经等组织结构的复发性甲状腺癌,精细的外科解剖是避免颈部血管、迷走神经、副神经、膈神经颈丛、臂丛神经等损伤的关键(图三)。从另一角度考虑,甲状腺癌 “吞噬”颈部血管、神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