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病理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理科设备先进,各项仪器齐全,有SHANDON生物组织电脑脱水机,LeicaRM型切片机,Leica2400大组织切片机,SHANDON冷冻切片机,OLYMPUS双目显微镜,OLYMPUSBX53五人共览多头显微镜,进口负80°超低温冰箱、冰箱低温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PALMMicroBeam激光显微切割系统、Agilent2100生物分析仪及千屏病理图文分析系统等设备。现已开展常规病理、术中快速冰冻诊断、免疫组织化学、特殊组织化学染色、围产期新生儿尸体解剖、宫颈LCT检查及分子病理等各项技术,特别在胃肠道肿瘤和炎症性肠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收集和保存外科手术手术切除的正常、良性和恶性肿瘤组织、患者血标本8000余份,并定期对标本进行质量监控。病理科业务增长迅速,科室曾获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9年度效益增幅二等奖。2012年获得院训征集比赛入围奖。

病理科目前共有工作人员16人,医师8名,技术员8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副研究员)1名,医师6名,主管技师1名,技师7名。科室负责人黄艳主任从事病理专业科研、教学和临床病理诊断工作近20年,对各个系统的疾病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9届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广州病理学分会第3届委员,中山大学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病理学、胃肠道病理学,中山大学直肠癌诊疗中心组成员,中山大学炎症性肠病诊疗中心组成员。参与编写中国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共识的编写。并主持广州市医药科研基金课题1项,主要参与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已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20余篇,其中在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上获奖论文2篇。参与编译《直肠癌临床、病理、MRI图谱》等论著。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病理科有了一定的发展,制定了多年长远规划,人材梯队建设已初见规模,困扰多年的人才断档局面有了一定的改善,病理取材室经过改造,环境及通风得到很大的改善,病理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病理科致力于提高质量,随着医院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病理科全体工作人员必将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甲状腺癌 “吞噬”颈部血管、神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

(甲状腺、乳腺外科 讯)日前,我院甲乳外科万云乐教授团队成功治愈一罕见甲状腺肿瘤体积巨大(最大直径>5cm),包绕左侧颈内动、静脉致使左颈内静脉闭锁,并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患者。 5年前,陆先生被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由于淋巴结相互融合并包绕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在某三甲医院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后辅以7次131I内放射治疗,病情一度平稳。没想到,陆先生心头的噩梦再次出现…… 近半年来,陆先生发现其颈部左侧逐渐隆起,并出现渐进性增大的包块,而且逐渐出现声音嘶哑、失声等。行检查发现颈部淋巴引流区域出现多发肿瘤结节相互融合,包绕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左颈内静脉已经完全闭锁,并且肿瘤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且有纵膈和双肺的转移(图一)。为此,陆先生辗转于省内多家大医院,均因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拒绝予以手术治疗。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得知我院做过类似手术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住进了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万云乐教授接诊后,认真分析陆先生病情,认为陆先生只有切除颈部肿瘤,减轻肿瘤负荷,再辅以术后131I内放射治疗,才有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这无疑是给绝望中的陆先生带来了一丝曙光。 入院后,经过详细而严格的术前评估和术前讨论,万云乐决定给陆先生行左侧颈部肿物和左颈内静脉切除,以及引流区域淋巴清扫术。手术历经2小时30分钟,克服解剖、显露过程中的重重困难,避免左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膈神经颈丛、臂丛神经等组织结构损伤的可能,终于完整切除颈部肿物及引流区域淋巴组织。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仅为50ml;术后陆先生发音清晰,无头颈面部水肿、无饮水呛咳,无头颈部运动障碍等并发症;术后7天,陆先生便康复出院。术后病理回报: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物临近组织及引流区域淋巴组织全部癌浸润(图二所示)。 据介绍,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恶性肿瘤,也是全身疗效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儿童和年轻女性,手术治疗和131I内放射治疗的疗效显著。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后绝大部分(95%以上)的患者生存期可超过5年,甚至长期生存。然而,若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3cm并侵犯甲状腺的腺体外甚至出现远处转移时,将会使患者生存期缩短和生活质量降低。像陆先生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其复发性甲状腺肿瘤体积巨大(最大直径>5cm),包绕左侧颈动、静脉致使左颈内静脉闭锁,并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且有纵膈和双肺的转移,手术难度非常大、并发症多,往往被学术界列为外科手术禁忌。此时若行131I内放射治疗,往往因肿瘤负荷过大而疗效差,且容易发生机体脏器的131I内放射性损伤。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对于陆先生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可以切除肿瘤病灶,降低肿瘤负荷,而且还可以为后续131I内放射治疗提供疗效的保证。 万云乐教授说,对于包绕或侵犯颈动、静脉和喉返神经等组织结构的复发性甲状腺癌,精细的外科解剖是避免颈部血管、迷走神经、副神经、膈神经颈丛、臂丛神经等损伤的关键(图三)。从另一角度考虑,甲状腺癌 “吞噬”颈部血管、神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

专家科普

更多 >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