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肿瘤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肿瘤内科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的骨干科室之一,是中山六院创建最早、学术梯队最强的集医疗、科研于一体的科室之一。依赖于六院顶尖的结直肠外科水平,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居全国前列。患者构成以胃肠道肿瘤为主,包括结直肠癌、胃癌、肛管癌、食管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淋巴瘤、胰腺癌、肝癌等。同时也进行乳腺癌、肺癌患者的化学治疗。科室设置2个病区,床位110张,年收治胃肠肿瘤患者4000人次;具有完善的人才梯队,本科室目前有医护人员共46人,其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3名,博士6名,硕士4名。

本科室在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姑息化疗方面均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除了开展常规化疗外,还开展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科室率先开展应用不同的分子标记物进行“量体裁衣式”的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基因表达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常规开展MSI、Kras、Braf等基因检测,以及应用全基因组的技术研究对化疗不敏感患者,避免给这些患者不必要的治疗,同时为这些患者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

本科室拥有国家级GCP新药临床实验基地,能够探索新的治疗方式及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已组织并参与了多个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与评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支专业过硬、技术扎实的专业技术队伍。本科室相关人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外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肿瘤内科非常重视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的建立,每周参与由外科、肿瘤化疗科医师、放疗科、介入科、病理科、影像科、消化内科、内镜中心等组成的多学科讨论,汇集各临床学科的专家意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最好的治疗策略,采用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方式,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

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营养支持、合理对症治疗、多学科协作及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为一体的人性化的处理方式,使得患者治疗的毒副作用发生率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先进的护理模式,例如对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使用锁骨下静脉输液港植入,既能让患者免受反复穿刺之苦,又不影响其日常生活,目前我科已对超过1000例患者成功实行输液港植入术,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肿瘤内科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宣教工作,通过印发教育手册、海报宣传、定期举办的讲座及网络科普知识的普及等,全面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

中山六院肿瘤内科拥有一支技术高超、层次合理、经验丰富的优秀医护团队,以“病人为中心”尽力为每位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甲状腺癌 “吞噬”颈部血管、神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

(甲状腺、乳腺外科 讯)日前,我院甲乳外科万云乐教授团队成功治愈一罕见甲状腺肿瘤体积巨大(最大直径>5cm),包绕左侧颈内动、静脉致使左颈内静脉闭锁,并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患者。 5年前,陆先生被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由于淋巴结相互融合并包绕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在某三甲医院仅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未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后辅以7次131I内放射治疗,病情一度平稳。没想到,陆先生心头的噩梦再次出现…… 近半年来,陆先生发现其颈部左侧逐渐隆起,并出现渐进性增大的包块,而且逐渐出现声音嘶哑、失声等。行检查发现颈部淋巴引流区域出现多发肿瘤结节相互融合,包绕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左颈内静脉已经完全闭锁,并且肿瘤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且有纵膈和双肺的转移(图一)。为此,陆先生辗转于省内多家大医院,均因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拒绝予以手术治疗。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得知我院做过类似手术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住进了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万云乐教授接诊后,认真分析陆先生病情,认为陆先生只有切除颈部肿瘤,减轻肿瘤负荷,再辅以术后131I内放射治疗,才有可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这无疑是给绝望中的陆先生带来了一丝曙光。 入院后,经过详细而严格的术前评估和术前讨论,万云乐决定给陆先生行左侧颈部肿物和左颈内静脉切除,以及引流区域淋巴清扫术。手术历经2小时30分钟,克服解剖、显露过程中的重重困难,避免左颈总动脉、迷走神经、副神经、膈神经颈丛、臂丛神经等组织结构损伤的可能,终于完整切除颈部肿物及引流区域淋巴组织。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仅为50ml;术后陆先生发音清晰,无头颈面部水肿、无饮水呛咳,无头颈部运动障碍等并发症;术后7天,陆先生便康复出院。术后病理回报: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物临近组织及引流区域淋巴组织全部癌浸润(图二所示)。 据介绍,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恶性肿瘤,也是全身疗效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儿童和年轻女性,手术治疗和131I内放射治疗的疗效显著。经积极的手术治疗后绝大部分(95%以上)的患者生存期可超过5年,甚至长期生存。然而,若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3cm并侵犯甲状腺的腺体外甚至出现远处转移时,将会使患者生存期缩短和生活质量降低。像陆先生的情况是很少见的,其复发性甲状腺肿瘤体积巨大(最大直径>5cm),包绕左侧颈动、静脉致使左颈内静脉闭锁,并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及喉返神经,且有纵膈和双肺的转移,手术难度非常大、并发症多,往往被学术界列为外科手术禁忌。此时若行131I内放射治疗,往往因肿瘤负荷过大而疗效差,且容易发生机体脏器的131I内放射性损伤。因此,外科手术治疗对于陆先生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可以切除肿瘤病灶,降低肿瘤负荷,而且还可以为后续131I内放射治疗提供疗效的保证。 万云乐教授说,对于包绕或侵犯颈动、静脉和喉返神经等组织结构的复发性甲状腺癌,精细的外科解剖是避免颈部血管、迷走神经、副神经、膈神经颈丛、臂丛神经等损伤的关键(图三)。从另一角度考虑,甲状腺癌 “吞噬”颈部血管、神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绝对禁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