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

脊柱骨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脊柱骨一科为骨科二级分科之一,设有专科病床35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 2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2名。科室坚持以技术为先导,中西医结合为特色,技术力量雄厚,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脊柱损伤、脊髓损伤、脊柱疾病。积极开展了PLDD治疗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脊柱骨折及脱位的前路、后路复位内固定术、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的治疗。并配备有中药汽疗仪、射频电疗仪等特色治疗设备。在治疗方面形成了创伤小、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本科积极引进新技术、拓宽新业务,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将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医术热忱为广大患者服务。
  脊柱骨二科为骨科二级分科之一,设有专科病床50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护人员23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中级专业人员7名。科室重点研究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慢性腰扭伤,腰背筋膜炎,颈腰椎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症,腰腿痛。脊椎外伤、脊椎骨折、脱位,腰椎滑脱症、腰椎不稳症,脊柱结核、肿瘤,脊椎侧凸、后凸等先后天畸形。各种类型的骨折。坚持“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手法为主、手术相辅、内外同治、中西互用,筋骨并重、急重制动、稳定练功”,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治疗体系,强调绿色治疗、无创治疗、微创治疗,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结合临床心得,科室出版医学专著2部,主持省级科研5项。
  脊柱骨二科将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医术热忱为广大患者服务
  脊柱骨三科为甘肃省中医院骨伤科(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二级分科之一,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脊柱疾病为主的专业科室,甘、青、宁地区著名的脊柱专科之一。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重点专科,甘肃省卫生厅厅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李盛华为中医骨伤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卫生厅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甘肃省优秀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骨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副主任委员。
  现任科主任关永林,骨科专业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始终工作于骨科临床第一线,并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等进修学习。在脊柱外科疾病、骨关节疾病、骨肿瘤及创伤骨折等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颈椎骨折脱位、先天性或特发性脊柱侧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诊治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手术操作细腻、精确。
  科室设有专科病床40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4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4名,博士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科室医师均是从事脊柱外科多年的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坚持以技术为先导,中西医结合为特色,技术力量雄厚。“中西贯通、取长补短、集百家长”是脊柱骨三科的特色。对各种脊柱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脊柱滑脱症及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筋伤、骨折等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科室广泛开展国内外最先进的各种脊柱手术,如全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节段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一期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脊柱肿瘤,各种颈椎前、后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胸腰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穹顶形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经半关节突全椎板漂浮切除法治疗严重胸椎管狭窄症等,手术再加上围手术期的中医综合治疗护理,疗效更加显著,得到众多患者的信赖。
  本科在各级领导、同仁的关心下,承前启后、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恪尽职守,力争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李盛华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8月23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中德骨科医院承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新技术培训班暨第二届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在西安举行,省中医院院长、骨伤科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李盛华等参加会议,李盛华同志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次大会首先进行了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第二届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名誉主任委员、秘书、及青年副主任委员。李盛华教授在骨科微创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被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填补了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史上国家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空白。 主任委员李盛华教授对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前三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任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赵继荣、张德宏、邓强、王想福、史文宇、温剑涛等被聘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谢兴文、周明旺被聘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秘书。 本次会议还以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新技术为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组委会邀请了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孟和、王和鸣、董福慧、张兴平、谭远超教授等,围绕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在微创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国内同道关注的焦点问题做了相关报道,其中李盛华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生命力与发展前景”的学术演讲得到参会专家及骨科同仁的高度评价。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老是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邵红
回答: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行为训练、环境调整、营养补充、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由生理发育未成熟、睡眠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多动症倾向、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行为训练: 通过结构化任务培养专注力,如每天15分钟拼图或积木游戏,采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完成目标后给予非物质奖励。避免同时布置多项任务,每次只安排单一指令。 2、环境优化: 减少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干扰,学习区域保持简洁无杂物。使用防噪耳塞降低环境噪音,选择自然光线充足的场所。建立固定作息表,确保每天相同时段进行专注训练。 3、营养干预: 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鱼、亚麻籽,补充锌含量高的牡蛎、牛肉。早餐搭配全麦面包和鸡蛋,避免高糖零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4、心理评估: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能表现为持续6个月以上的分心、多动,伴随学习效率低下。通过Conners量表筛查,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控制困难。需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鉴别诊断。 5、医学干预: 确诊ADHD后可考虑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托莫西汀等处方药。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改善前庭功能,每周3次游泳或平衡木练习。家庭治疗需配合行为契约法,避免体罚等负面管教。 保证每日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促进多巴胺分泌。增加亲子共读时间,选择需要持续专注的绘本故事。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学龄儿童每天需保持9-11小时睡眠。持续6周无效或伴随攻击行为时,建议儿童心理科就诊评估。注意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专注力训练,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邵红副主任医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