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医附二院-附院

血液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于1997年独立建科,是中国医师协会云南省血液科医师分会、云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科主任张铀教授毕业于香港大学,是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全国淋巴瘤协作专家组成员、中国淋巴瘤联盟全国委员、云南省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云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肿瘤学会常委、《美国癌症报告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Case Reports)高级编委(SEB)、《医学综述》、《重庆医学》等杂志编委。

血液科诊治范围包括: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出血 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及一些罕见出血性疾病等)、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慢性髓系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已开设淋巴瘤专科门诊。我科的优势专业包括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的规范化诊疗、出血及血栓性疾病。

我科目前开放床位58张,其中包括截至目前国内条件最好的层流移植病房5间。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1人,医生11人,护士19人,实验室技术员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及硕士学位者10人。血液科多数医师先后在包括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香港大学医学院、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英国伦敦大学Royal Free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等国内外著名的血液病中心学习、进修。科室拥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入选人才。

血液科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在全省血液学专业遥遥领先。近五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云南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参加国家公益性卫生行业专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获得科研经费总计350余万元。研究领域涉及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 胞移植、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液科为昆明医科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为云南省血液学专业首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已毕业研究生29人。近年来每年聘请内地及香港地区著名专家,组织血液学专业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并接待外国留学生短期学习。目前聘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天津血研所)杨仁池教授为我科客座教授。

目前为止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8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英文论文20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主编中文专著1部,参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3部。

目前血液科学科建设重点亚专业包括: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等。血液科在全省率先开展骨髓活检工作,目前是全省骨髓活检开展最有优势的科室。我科2001年10月开展了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2006年5月开展了CD34阳性细胞分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2007年2月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科多年来致力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内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目前在血液肿瘤尤其是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方面基本与国际接轨。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医院动态

更多 >

用细节营造温馨的术前等候环境 我院手术室专为儿童患者开辟术前等候区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南丁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在工作中如何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我们与患者的接触远没有临床科室那么频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优质护理,值得我们思考。儿童术前等候区就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病人等候区划出一个角落,墙上贴上卡通墙纸,摆放儿童漫画读物,音乐毯,还有各式玩具…为即将手术的小患者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等候环境。   我们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孩子们交谈,用童话书中的英雄人物来鼓励他,用微笑慈爱的眼神注视他,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增进患儿对我们的亲切感,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使患儿认识并愿意通过语言在或身体语言来诉说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正确迅速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缩短手术准备的时间,实现合作。 优质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并使护理服务质量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