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医附二院-附院

急诊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成立于1985年3月,为医院的独立一级科室,拥有完善的急诊体系,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专科科室。科室设有开放床位131张,年急诊量5万余人,有医护人员13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4名,主治医师12名,主管护师1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5名,硕士15名,云南省医学学科(急诊医学)带头人1人。所担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华医学会创伤外科分会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云南省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急诊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管理协会创伤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唯一的化学中毒救治基地,3个国家级专业期刊编委。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各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为省内各级医院培养一大批急诊专业骨干,推动我省急诊专业技术的发展。

科室围绕“急”“危”“重”为核心,始终把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为追求目标,不断开展各种新技术,主要以急诊内科、创伤外科、急危重症和急性中毒四个二级专业为方向。急诊内科具有完善的、与最新学科发展相一致的抢救流程,在省内率先开展床旁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病人,较早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和血液净化等新技术。创伤外科以多发伤、复合伤和脊柱脊髓损伤为特色,对包括颅脑、四肢骨盆、胸腹部等外伤救治成功率高。极大的提高了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急危重病监护病房(EICU)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监护设备和技术,致力于各种内、外科危重病员的救治,对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血栓栓塞症、脑卒中、复苏后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不全和重症胰腺炎等复杂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取得较好的疗效。我科为云南省唯一化学中毒救治基地所在地,承担了全省多数中毒病人的救治工作,急性中毒救治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率先开展并积极推广了床旁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和百草枯中毒规范化治疗等新技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医院动态

更多 >

用细节营造温馨的术前等候环境 我院手术室专为儿童患者开辟术前等候区

“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南丁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既是对我们护士最高的赞誉,也是对我们护士的最高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在工作中如何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我们与患者的接触远没有临床科室那么频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优质护理,值得我们思考。儿童术前等候区就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病人等候区划出一个角落,墙上贴上卡通墙纸,摆放儿童漫画读物,音乐毯,还有各式玩具…为即将手术的小患者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等候环境。   我们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孩子们交谈,用童话书中的英雄人物来鼓励他,用微笑慈爱的眼神注视他,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增进患儿对我们的亲切感,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使患儿认识并愿意通过语言在或身体语言来诉说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正确迅速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缩短手术准备的时间,实现合作。 优质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并使护理服务质量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