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功能检查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功能科从50年成立至今,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由最初的一台单道心电图检查开始,发展为拥有多种现代心电信息、脑功能检测仪器的科室。目前肩负着全院心电图、部分脑电图、脑电地形图及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的工作,并承担全院的夜班及节、假日心电图和急诊心脑功能的检查,为住院及门诊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资料,是医院不可缺少的较为重要的辅助科室。人员组成:现在编人员十二人,高职三人(正高2人、副高1人),中职5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技师4人),初职3人(住院医师2人、技师1人)。大学以上学历6人,大专学历5人,中专1人,在职研究生1人。设备:各类多导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高频心电图、心音图。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数字化心电图中心工作站。

功能科在院领导的领导下,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心、脑电生理学会学术活动。近年来全科在国家类、省类医学刊物上发表96篇学术论文。参与编著《心电图专题解读》、《中国心电案例精解》、《心电图网络化管理与临床应用》三本。与计算信息中心合作率先在全国首家自主研制、开发出快速、适时、标准化的《心电图计算机诊断分析管理系统》获国家专利著作权。填补省内及国内空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软件分别获院科技成果二等奖、云南省卫生厅及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开展全院整套《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院心电图资料采集、存储、传输及管理信息流程数字化运作的体系。引进动脉硬化检测仪,填补了我院无创性检测动脉硬外。2008年科室获得 “先进科室”,2010年获“全国优秀心电集体”。科主任被《中国实用心电图杂志》聘为终身编委,《中网心电信息中心》常务委员,科室在完成医疗任务的同时还承担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修,为医学院的实习基地。因此是集临床检查、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一体的多功能科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样判断有没有神经衰弱
邵自强
回答: 判断有无神经衰弱需结合症状表现、持续时间及医学检查综合评估。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长期精神易兴奋与易疲劳,常伴随睡眠障碍、情绪波动、头痛等症状。 1、症状观察 神经衰弱的核心症状包括持续3个月以上的精神疲乏感,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典型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同时可能伴有烦躁易怒、对光线或声音敏感等情绪反应。睡眠障碍是常见伴随症状,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早醒,部分患者会出现紧张性头痛、肌肉酸痛等躯体不适。 2、病程评估 症状需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才能考虑神经衰弱诊断。短期的工作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的类似表现不属于神经衰弱。需排除症状是否由近期重大生活事件诱发,且症状严重程度已明显影响日常工作学习效率或社交功能。 3、医学检查 需通过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排除贫血、甲亢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进行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鉴别脑部病变。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心理测评工具可辅助评估情绪状态,但不可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4、鉴别诊断 需与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区分。抑郁症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焦虑症以过度担忧为特征,而神经衰弱以疲劳感与兴奋性交替出现为特点。躯体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症也会表现类似症状,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和体检排除。 5、专业诊断 最终诊断需由精神科或神经内科医生完成。医生会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结果和心理评估,排除其他疾病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确诊。不建议自行对照症状判断,更不可未经专业评估擅自使用镇静类药物。 怀疑神经衰弱时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症状,练习正念减压或冥想可缓解情绪紧张。若自我调节2-4周无改善,或出现持续头痛、心悸等躯体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日常注意记录症状变化情况,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