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于1987年正式成立。目前已很不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优势临床学科,学科规模及学术水平在云南省处于领先地位。科室设备仪器先进、有全省优秀的老、中、青结合的学术团队;技术力量雄厚,下设消化科病房、重症监护室、消化科临床实验室、消化B超室、肠道门诊和消化专科门诊。2000批准成立云南省胃肠动力研究室、2002批准成立年云南省消化内镜研究中心、目前消化内科还是省消化内镜学会、省医师协会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教研室。
  消化科实际开放床位80张;全科共有医护人员5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9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生导师2人,科室中、青年医师均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
  消化科一贯重视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开展一系列诊疗新技术,包括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消化道疑难危重病症救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消化道肿瘤的介入治疗、无痛胃肠镜镜开展、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门体分流术和脾功能亢进的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小肠镜及胶囊内镜检查、消化道疾病超声内镜诊治、重症肝炎综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试验室检查和超声诊断与治疗等。并首先在全省建立消化科重症监护病房,为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医疗急救通道。近年消化门诊病人、出院病人、内镜诊疗人次逐年递增,床位使用率高居100%以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被高压电电到还有救吗
高云
回答: 被高压电电击后能否救治取决于电击的严重程度和及时救治措施。高压电击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严重烧伤或器官损伤,但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医疗干预可提高生存概率。 高压电击后存活概率与电流强度、接触时间、电流路径等因素密切相关。低电压短时间接触可能仅造成局部皮肤损伤,表现为红肿、疼痛或轻微烧伤,这类情况通过清创消毒和抗感染治疗通常预后良好。高压电击若引发心室颤动或呼吸麻痹,需在4-6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超过10分钟未获救治安大脑缺氧损伤将不可逆。电流通过心脏区域时致死率显著增高,而四肢触电可能仅导致肌肉坏死或骨折。电流热效应可造成深部组织炭化,需手术清创甚至截肢。 特殊情况下,高压电击幸存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周围神经病变或脊髓损伤。孕妇触电可能诱发宫缩导致流产,儿童因体表面积小更易发生致命性电休克。雷电击中者常伴鼓膜穿孔、白内障等迟发损害。存在基础心脏病、癫痫等患者触电后并发症风险倍增,需注意电击伤后24-48小时仍可能突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移开伤者,检查呼吸心跳。无生命体征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烧伤创面用无菌敷料覆盖。所有高压电击伤者均需急诊监护,持续心电监测24小时,检测肌红蛋白预防急性肾衰竭。日常需规范用电,检修老化线路,雷雨天气避免户外作业,家长应安装儿童安全插座。工业作业者须穿戴绝缘装备,严禁湿手操作电器。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