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共17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科始建于1953年1月,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这所全国百佳医院、三甲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是省级重点临床专科和我省科研、临床教学的重要基地。在五十余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我省骨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广泛的良好声誉。曾率先在本地区成功开展断肢再植术、拇指再造术,2005年成功完成西南三省第一例同种异体手移植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融合术、四肢复杂骨折内固定术及游离皮瓣移植术。先后成功开展新技术条件下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翻修术;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翻修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髌股关节置换术、成人髋臼关节发育不良矫形术;AF、RF脊柱疾患及骨折矫形复位内固定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颈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脊柱后路动力稳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改变疾患中的运用,脊柱侧弯矫正术,骶骨肿瘤切除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小切口开窗法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高难度手术,曾获得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后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枕融合术等几十项科技进步奖。
  骨科现有在职主任医师、教授4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7人,主治医师、讲师10人,博士2人、硕士4人、主管技师1人,及一大批茁壮成长的后起之秀;有护士28人,其中正式护士16人、合同护士13人,主管护师9人。骨科在刘伟主任领导下,全科医护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接收着来自全省、周边省市和邻国的骨科患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云南省骨科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