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儿童医院

眼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昆明市儿童医院眼科1987年开设门诊服务,1989年9月成立病房。20多年来,在科室老、中、青三代人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发展为云南省唯一集儿童眼病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小儿眼科。科室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由高、中、初级职称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有当今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能为儿童眼病患者提供包括诊断、治疗、预防、手术、验光配镜和视觉康复在内的全面服务。目前眼科年门诊人次5万余人。全面开展白内障、青光眼、斜视、上睑下垂及儿童眼部整形、眼外伤、眼部肿瘤、泪道疾病等各种类型的儿童眼部手术。在医院麻醉科精湛的全麻技术安全保障下,眼科已为出生后2月以内的婴儿进行了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眼科在儿童屈光不正和斜视、弱视矫治方面的工作尤其具有专业优势,至今已为近万例斜视患者进行了矫正手术,其中包括了各种复杂、疑难的斜视类型,并早已开展了1岁半以内的先天性内斜视矫正手术。过硬的儿童检影验光技术是眼科的另一项专科特色,二十多年来,眼科技师克服重重困难,为许多小于1岁的斜、弱视及白内障术后婴儿验光配镜,真正做到了斜视、弱视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眼科同时还开展了儿童低视力助视器的验配及康复指导、儿童硬性角膜接触镜的验配和儿童压贴镜的验配,从而全面满足了儿童眼视光专业的需求。儿童和婴幼儿视觉电生理检查是眼科的另一项特色服务,严格按照国际电生理学会规定的检查标准,利用先进的视觉电生理检查设备为儿童视障患者进行全面的视觉传导功能和视网膜功能测定,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多焦视觉电生理的检查项目,从而大大提高了儿童视障疾患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近年来,眼科利用先进的婴幼儿数字化广角视网膜检查系统对早产儿及婴幼儿进行视网膜形态检查,并计划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以提高我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儿童视网膜疾病的诊疗水平。

眼科已被批准为“昆明市儿童眼病防治中心”,及“昆明市儿童斜视弱视临床研究中心”。

已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4项,为省内、外各地医院培养了百余名各级各类小儿眼科医务人员及大批儿童眼保健人员。特别是举办了3届高水平的“云南省儿童眼病规范化诊治及新进展学习班”,为规范我省儿童眼病诊疗技术,介绍小儿眼科领域的新进展,提高我省各级医院的小儿眼科专业水平作出了贡献。

眼科至今已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眼科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完成科研项目3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1项、昆明市科技进步奖2项、云南省卫生科技进步1项,昆明市西山区级科技进步奖1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睡着了胎儿会动吗
王志新
回答: 孕妇睡着了胎儿一般会动,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与孕妇是否睡眠无关。 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不受孕妇睡眠状态影响,胎动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胎儿有自己的活动周期,通常与孕妇的作息不完全同步。孕妇进入睡眠状态后,胎儿可能继续活动,部分孕妇会在睡眠中被胎动唤醒。胎动频率和强度因人而异,与胎儿发育阶段、孕妇体位、外界刺激等因素有关。妊娠中晚期胎动更为明显,部分胎儿在夜间活动增多。孕妇平躺时子宫空间相对受限,可能感受到更明显的胎动。胎儿睡眠周期较短,约持续20-40分钟,清醒时活动较为频繁。 极少数情况下孕妇睡眠中胎动减少可能与胎儿缺氧有关。若孕妇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需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晚期胎动规律性较强,突然改变需引起重视。孕妇长期保持同一体位可能影响胎盘供氧,间接导致胎动异常。某些药物或孕妇低血糖状态也可能暂时抑制胎动。胎盘功能减退、脐带绕颈等病理因素会减少胎儿活动。 建议孕妇每天固定时间计数胎动,妊娠28周后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正常胎动为每小时3-5次。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避免长时间仰卧或右侧卧位,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如发现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较平时减少一半以上,应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影响胎儿活动。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