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医二附院

脑卒中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科是医院重点临床科室之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包头分中心,为我国西部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分中心。并成为包头市针灸学留学生培训基地。整体护理实行人性化服务,周到细致。

脑卒中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主管护理师1名,护理师2名,护士6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优秀的医疗、教学、科研队伍。还长年聘请天津中医学院多名专家教授来我院带教指导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现在全球脑中风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居高不下,并且呈逐年上升之势,目前国际上对此病缺乏特殊的治疗措施,因而祖国传统医学,针灸治疗与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至此,我科引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推广项目《石氏中风单元疗法》,此疗法由我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原院长石学敏院士所创造的治疗中风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其核心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通过临床及基础实验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有效地改善脑血液动力学状况,提高SOD活动,降低Lpo含量,调节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a2+细胞内流,减缓细胞凋亡,提高DNA复制,从而发挥其临床治疗作用。我科采用此种疗法配合西医及康复治疗,通过中西医的有效结合,使脑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且承担为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收集病例,为针灸治疗各类疾病提供可靠详实的资料。我们科始终坚持科有特色,人有所长,紧紧抓住以针灸为特色治疗各类疾病,并且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得到社会各界与国际友人的认同,为下一步提高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各类疾病取得突破性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治疗设备:

在设备方面拥有电针仪,温灸器,毫针,梅花针,经络疏通仪,各种罐具,磁针,红外线治疗仪,频谱仪,经颅多普勒脑超声仪,并设有康复室、按摩室、神经心理室。

开展业务:

脑卒中科从2005年创建伊始就本着严谨治学、发展创新、中西结合及人性化服务的理念,逐渐成长壮大。积极培养人才(在读硕士3名),开展新业务,提高医疗水平。并开展:“应用“brackman—house系标准”规范化治疗面瘫”,“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追踪治疗”,“脑卒中至语音障碍康复细化治疗”。“联合应用‘Hachinski缺血评分和MMSE痴呆量表’评价脑卒中后痴呆风险及早期干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得到患者一致好评。目前贾纪荣主任医师正在开展语言康复评价及治疗,痴呆风险及早期干预治疗,填补了包头市关于失语及高级神经活动的空白。

教学方面:

脑卒中科一直承担着包头医学院专科、本科的中医及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了护理专业本、专科的临床教学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医学院下达的理论课、医学生的课间及生产实习课,他们备课认真,讲课生动,理论联系实际,受到学院及学生的好评,年完成教学工作量在500学时以上。

科研方面:

科室开展完成的科研项目《通络躩痹散加温外敷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致根性疼痛并肌电图评价》,合作的科研项目《蒙古族冠心病患者血浆纤溶活性研究》、《1230例死亡病例死亡时间与时辰关系的研究》,并已通过科研鉴定。在国内医学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脑卒中科的医护人员中专业各有所长,分别进修学习过针灸、神经内科及康复学专业。

近年来,脑卒中科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人次,科内每周组织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科内院内会诊等学术活动。通过不断努力在针灸治疗方面已开展了许多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治疗技术。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急诊医学科进行哮喘群体发作应急预案演练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又到了哮喘的多发季节。为了更好、更快的应对哮喘群体发作,我院急诊医学科于近日协同门诊导医、门诊收费室、西药房、呼吸科、学生(哮喘患者)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哮喘群体发作应急预案演练。 8月26日下午六点三十分,演练开始,急诊医学科突然涌进五十余名哮喘患者及家属。值班医生临危不乱,在接诊患者的同时,立即通知了科主任、护士长,日间通知医务科、应急办、夜间通知总机(总值班主任、总值班护士长、挂号收费值班人员、门诊药房值班人员、门诊部主任),通知卫生局120指挥中心停诊120救护车两辆。 与此同时,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有条不紊的为患者进行救治。接诊、查体、开药,给予雾化、输液、监护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对于危重患者请呼吸科医生协助诊治,由呼吸科医生监护。经过紧张的救治,患者病情平稳,随后,急诊医学科医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哮喘健康宣教,并建议第二天复诊。 通过本次演练,检验了急诊医学科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完善了各部门间的配合与协调工作,解决了如取药慢、气源不足、人员聚集等问题,对我院哮喘群体发作的抢救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