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学院二附院

小儿骨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骨科矫治中心成立于1985年,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年龄小于15周岁以下患儿骨科疾患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根据国内外小儿骨科专业发展趋势和临床治疗的需要,小儿骨科矫治中心设有专业独立的病区和护理单元,目前已成为我院集临床、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重点科室,是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授予点之一,自治区小儿麻痹矫形治疗中心,也是自治区唯一一家独立诊治小儿骨科疾病的临床科室,设有床位40张,年手术量1000余台次,目前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4人,其中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

小儿骨科矫治中心能独立开展小儿骨科全部临床常规的技术项目以及各类高难度小儿骨科矫形手术。每年开展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高肩胛症、马蹄内翻足畸形、多发骨折等高风险高难度手术300余例。临床开展的手术技术水准属自治区领先水平,国家先进水平,部分项目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年平均完成手术量1000余台,门诊和手术治疗患者居自治区首位,居华北地区领先水平。近5年共收治患者约6000余例,呼和浩特市以外患儿占住院患儿总数43.48%。 另外每年还包括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四川、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宁夏和蒙古国的患者。

团队带头人始终将目光瞄准国内、国际先进医疗科研前沿领域,积极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培植并建立创新竞争机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并多渠道争取科研资金和申报科研课题。申请的科研经费逐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小儿骨科矫治中心科研发展。目前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约100余篇,其中SCI共6篇;现已获得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4项,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基金项目1项(25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合计80万),获得省部级及地区级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7项,地区级5项),总共获科研经费380余万元。所完成的项目中,已获国家专利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创新奖1项。同时,小儿骨科矫治中心利用学科优势,将近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积极向基层和兄弟单位推广,为基层医院培养了大量的小儿骨科专业人才。

诊治范围:小儿四肢复杂创伤,小儿先天性及发育性畸形,四肢与关节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炎症,儿童各类软组织及骨肿瘤。

咨询电话:0471—6351226 6351227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学校校长杜茂林莅临我院调研指导

学校校长杜茂林莅临我院调研指导 党政办公室 2014年9月4日上午,学校校长杜茂林、副校长刘斌一行3人莅临我院调研指导,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院长霍洪军从深化内部管理,推进绩效考核;加强质量和制度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加快新医院建设等方面汇报了2014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重点提出在新医院建设方面存在的资金和学科发展困难。党委书记温树正从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工团工作等方面对党委工作进行了汇报,并对下一步主要工作提出明确目标。 杜校长认为医院上半年工作稳步推进,下半年工作目标明晰,查找的问题实在,并强调了团结、实干、创新、学习、责任、目标等六方面内容,针对新医院建设资金和学科建设问题,杜校长提出了指导意见。刘校长希望我院站在自治区骨科事业发展的高度,继续领跑骨科学科发展,同时加强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 最后,霍院长代表班子表态,将按照学校要求,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上来,在目前医院发展势头良好的基础上,找出差距,增强危机意识,高度重视廉政问题,规划好新医院建设,让领导放心,职工满意。 网站编辑:刘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