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学院二附院

医院介绍 Hospital about us

基本资料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

医院医保:

特色科室:创伤骨科

预约挂号
医院介绍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85年,是自治区唯一的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骨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自治区领先学科,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团队,是国务院指定的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骨科硕士生培养基地。现有职工695人,正高职称人员35名,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4名,副高职称人员68名,博士、硕士152名,骨科医生80人,其中骨科博士、硕士70人(在读博士15人),占骨科医生总数的87.5%。6名教授成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学科带头人,9人被列入自治区人事厅“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被列入自治区教育厅“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人被确立为自治区卫生学术技术中青年骨干。医院现有床位400张,年诊治患者100000余人次,年接收住院患者10000余人次,手术8000余台次。

二附院是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骨科医院,骨科专业细化为创伤骨科、手与显微外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颈椎外科、环骨盆科、骨肿瘤科、关节与运动外科、微创脊柱外科、康复科等10个专业。实行“多对一”服务模式,手术、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在严重脊椎畸形、复杂颈椎损伤、脊椎微创手术、显微组织移植与断肢(指)再植、复杂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小儿先天性骨关节疾病、人工关节置换、骨肿瘤、骨科康复及部分骨科基础研究居自治区领先水平,部分项目达到或接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1987年至今已有29项科研成果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目前承担自治区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等科技成果课题59项,骨科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1项,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35项,并有9篇论文被SCI收录。

医院投资316万欧元引进GE光纤超导1.5T磁共振、CR、DR计算机数字成像系统、英国牛津肌电诱发诊断仪、C型臂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等离子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仪、双能X线骨密度仪、椎间盘镜、关节镜系统等国际先进的高精尖手术、检验、功能、影像医疗设备。

医院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启动旨在扶助基层医疗的“春雨工程”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牧区卫生工程”,为基层医院传授技术、支援设备。与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积极开展贫困儿童救济合作项目,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帮助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建院至今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民心医院、自治区“公益之星”先进集体、自治区优秀党组织、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自治区巾帼建功文明岗、自治区百佳文明服务窗口单位、首府百姓放心医院、首府十佳百姓公益医院、自治区“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等荣誉称号。

目前,医院正在着手进行新院址建设,建成后的新医院将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大专科、小综合医院。新医院规划床位1200张,总建筑面积179000m2,拥有独立的康复中心和保健中心,将以更优质的服务为首府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动态

更多 >

学校校长杜茂林莅临我院调研指导

学校校长杜茂林莅临我院调研指导 党政办公室 2014年9月4日上午,学校校长杜茂林、副校长刘斌一行3人莅临我院调研指导,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院长霍洪军从深化内部管理,推进绩效考核;加强质量和制度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加快新医院建设等方面汇报了2014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重点提出在新医院建设方面存在的资金和学科发展困难。党委书记温树正从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工团工作等方面对党委工作进行了汇报,并对下一步主要工作提出明确目标。 杜校长认为医院上半年工作稳步推进,下半年工作目标明晰,查找的问题实在,并强调了团结、实干、创新、学习、责任、目标等六方面内容,针对新医院建设资金和学科建设问题,杜校长提出了指导意见。刘校长希望我院站在自治区骨科事业发展的高度,继续领跑骨科学科发展,同时加强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 最后,霍院长代表班子表态,将按照学校要求,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管理上来,在目前医院发展势头良好的基础上,找出差距,增强危机意识,高度重视廉政问题,规划好新医院建设,让领导放心,职工满意。 网站编辑:刘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