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产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产科位于外科大楼4楼,住院、待产和分娩的环境优雅、温馨和舒适,设有温馨待产分娩室、优质病房和新生儿洗澡间。我科拥有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技术队伍,服务一流,仪器设备先进。

全科拥有高级职称医师3人,中级职称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研究生导师3人,留学博士1人,硕士1人,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为医院培养合格研究生7人。我科2005年分别派出副高进行院外会诊及帮助抢救重危病人数十次以上。参加遵义市组织的对市、县及县以下的妇产科工作人员讲学及培训数次。并免费开展“孕产妇培训学校”,我科副高及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利用周六授课。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的孕妇服务,特开展以下特殊服务。

“一对一”陪伴分娩

分娩是一件既高兴又紧张的事情,为了能使您有一个宽松的心情,减少分娩的危险。我科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对一”陪伴分娩,也就是说,在您家里人陪伴的基础上,我们安排一位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在您身边,直至您的宝宝出生,充分体现在家分娩的感觉。

产科中央监护网络系统

胎儿心率监护是产前产时行之有效的常规监护手段,可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因缺氧对胎儿造成的损伤,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产科中央监护系统为此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以中央监护站为核心,将分布在家庭、病房、待产室和产房的胎儿监护仪集中管理,实现产科多床位集中监护和全产程监护;使孕妇在家里也可以接受医院的监护,通过电话网将胎儿监护信息传到医院的监护中心,由医生及时诊断与处理,给孕妇提供更方便的监护。

分娩镇痛

硬膜外镇痛是应用麻醉技术对产妇进行镇痛,是目前临床上安全性高使用最普遍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方法。产妇处于清醒状态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产力,对胎儿无害,不影响产程。

新式剖宫产

新式剖宫产手术适用于所有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

新式剖宫产的优点: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需拆线,切口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

产前诊断中心

为了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降低人口出生缺陷率,我科已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凡年龄≥35岁,孕早期接触对胎儿有害的物质,有遗传病史、家族史及既往有不良妊娠史等孕妇均应在妊娠14-20周到我科行产前诊断。

新生儿游泳及抚触

对早期的智力开发与婴儿的心理及生理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发婴幼儿与潜能进行一种有系统的锻炼。我科特派有经验的人员外出学习合格后开展新生儿游泳及抚触,为您培养高智商、高情商的宝宝打下基础。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晚期甲状腺癌病人的福音

2014年5月,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了一名来自绥阳县的51岁的女患。该患因甲状腺癌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后4年,再次发现颈部肿块1月就诊于我院,入院行颈部彩超及颈部CT检查,考虑甲状腺癌复发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气管及喉部,该患入院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行全院会诊讨论后于2014年6月9日,在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程晓明主任医师、曾峰副主任医师及耳鼻喉科的蒋正举主任医师主刀下顺利完成了遵医附院首例晚期甲状腺癌根治+右颈侧区淋巴结廓清术+喉切除气管造瘘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在全科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及精心护理下恢复顺利。 众所周知,甲状腺癌预后非常好,尤其是45岁以前的年轻甲状腺癌,但是对于45岁以后的甲状腺患者来说就不容乐观,部分患者入院就诊时癌症就已经浸润局部喉、气管及周围组织,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气管压迫症状才来就诊。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因为不愿接受喉切除气管造瘘手术,而选择姑息性甲状腺癌切除术,最后容易导致复发,或者出现气管压迫症状,而非死于甲状腺癌疾病本身。 甲状腺癌根治+右颈侧区淋巴结廓清术+喉切除气管造瘘术的开展,可以使甲状腺癌浸润喉及气管的患者得到根治,长期生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是怎么造成的
邵自强
回答: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高凝状态、血管炎等因素引起。脑梗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可能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或手术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能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逐渐阻塞血管腔。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短暂性肢体无力等先兆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稳定斑块。 2、心源性栓塞 房颤、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起病急骤,多伴有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严重者需行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吸烟或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常见于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妊娠或遗传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这类患者易反复发生血栓,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栓塞。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增厚。患者多伴有发热、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抗凝。出现突发性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溶栓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康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