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

高压氧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人民医院高压氧科的高压氧治疗是一种自然疗法,其治疗适应症几乎涉及临床所有专业,是边缘学科。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具有药物和手术不可替代的独特疗效。随着多学科的发展,高压氧的独特治疗效果,逐渐被医学界所认可。在某些急重症医学(一氧化碳中毒、减压病、空气栓塞、急性全脑缺氧)、康复医学(脑中风后遗症、脑外伤术后、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和糖尿病足、慢性难愈性溃疡、放射性损伤-骨髓炎及出血性膀胱炎等、小儿脑瘫等)、运动潜水医学、整形美容医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压氧科是著名香港爱国人士曾宪梓先生资助100万港币于1993年兴建并投入使用。2004年再次迁址、重新装修、设备更新,于2005年2月再次投入临床治疗中。我院现有大型空气加压氧舱(同时容纳14人)、2台国内先进安全型单人纯氧舱、1台婴幼儿氧舱。我院多人空气高压氧舱除了配有全自动操作系统、彩色电视监控外,并配备进口心电监护仪、经皮氧分压测定仪和舱内呼吸机;在国内率先开展多人氧舱内使用吸氧头盔,使婴幼儿及颜面部肿胀不能佩戴面罩的病人可在多人氧舱内安全、有效的吸氧治疗,是深圳地区最大的一所高压氧治疗中心。
  高压氧科是广东省高压氧医学质控中心任命的全省高压氧医护技人员两个临床培训基地之一,承担全省高压氧医学从业人员的临床上岗培训和进修。我中心负责建立和维护广东省高压氧医学会网站,以方便国内高压氧医务人员相互间交流,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
  高压氧科人员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技术员1名。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技术顾问易治教授现为全国高压氧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压氧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压氧医学专科质量监控中心副组长。现任科主任龙颖曾在德国进修高压氧医学/潜水医学,任广东省高压氧医学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高压氧医学专科质量监控中心秘书。
  高压氧科医护人员均来自临床重要科室(心血管及呼吸内科、急诊科、胸外科),临床各种操作技能熟练,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高压氧科10多年治疗15万余人次,居广东省前茅。在脑外伤后遗症、小儿脑瘫、小儿孤独症、顽固性/难愈性溃疡、脑中风、脊髓损伤、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膀胱炎、骨髓炎、脑炎)、运动型损伤等康复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伴有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有独特的治疗方案。对小儿脑瘫、孤独症的综合治疗有独特的临床治疗经验。
  新的工作设施和工作环境,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了极为舒适的治疗环境。全中心工作人员以崭新的精神面貌,为病人和家属带来了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为了病人的需要”。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8月25号下午,孙伟副院长主持召开深圳人民医院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传达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上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情况和下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计划,强调抓好门诊预约挂号各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管理。张国志副院长、信息科李体远科长、门诊办公室张杰主任、医务科陈凯科长等依次做了发言。各个临床科室的主任、门急诊行政正副主任等医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孙伟副院长指出,深圳市人民医院预约挂号、门诊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与同市同级医院尚有一定的差距,各临床科室预约挂号开展情况不平衡,门诊正副主任对预约挂号的重视程度不一。要求各临床科室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摆在“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各临床科室门诊正副主任要规划好每个月预约挂号量、预约就诊率总体目标,以及今年预约挂号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下半年工作思路。(二)对照信息科就预约挂号系统、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介绍,结合本科室实际,找技术遗漏、找问题原因,制定本科室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应用培训,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围绕目标加大精力、财力投入,提高门诊出诊医师的信息化水平。(三)务必仔细学习医务科提出的预约挂号工作开展规范条例,对照门诊办公室调研的诊室利用情况报表等,各科室要做进一步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安排和考核。(四)要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多沟通、多协调,扎实落实好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 (深圳市人民医院 通讯员朱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白带鼻涕状透明拉丝
冷启刚
回答: 白带呈鼻涕状透明拉丝可能是排卵期生理性白带,也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理性因素有关。正常排卵期白带因雌激素升高呈现透明蛋清样拉丝,而病理性白带多伴随异味、瘙痒等症状。 1. 排卵期白带 女性在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增多,白带会变得稀薄透明且富有弹性,呈现拉丝状,长度可达10厘米以上。这种白带无特殊气味,是卵泡成熟和排卵的标志,通常持续2-3天,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处理,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即可。 2.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导致白带量增多呈稀薄鼻涕状,颜色灰白或淡黄,伴有明显的鱼腥臭味。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衡是主要诱因,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多个性伴侣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乳膏或口服替硝唑片治疗,同时需避免性生活刺激。 3.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时,宫颈腺体分泌旺盛可导致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可能夹杂血丝。这与激素变化、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常表现为性交后出血、腰骶部坠胀。需通过妇科检查确诊,轻度可观察,中重度可采用保妇康栓或宫颈激光治疗。 4. 衣原体感染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早期可能出现透明或淡黄色拉丝白带,后期可转为脓性。多通过性接触传播,可能合并尿频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确诊需进行衣原体核酸检测,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多西环素胶囊等抗生素,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5. 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雌激素持续偏高,引起长期透明拉丝白带。常伴随月经紊乱、痤疮、多毛等症状。需通过性激素六项、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日常应注意观察白带性状变化,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过度清洁会阴。若白带拉丝持续超过1周、伴随异味瘙痒、出血或下腹痛,建议及时妇科就诊。排卵期白带增多期间可适当增加外阴清洗频率,但不宜进行阴道灌洗,以免破坏微生态环境平衡。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