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共7位医生)

科室简介
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1993年,是深圳市最早成立的风湿免疫科。现有专科医生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半年以上3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半年1人,国外进修学习3月以上2人次。实际使用病床20张(准备增加至30张床位编制),年住院人数600余人;专科门诊每天开诊(包括周六、周日),年门诊量近2万人次。本科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有力地提高了本市风湿病学诊断和治疗的水平,造福于患者。与国内风湿免疫专业最先进的单位如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医院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国内风湿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地位。
  风湿免疫科与其他专业相比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属内科二级专业,业务包括自身免疫介导的结缔组织病、骨内科、内科疑难病三大部分十类200多种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多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各种类型的血管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风湿热、纤维肌痛综合征、骨关节炎等。本科接受本市和深圳周边地区风湿病患者的诊治任务和本市以及省内风湿科医生进修学习的任务。
  与临床检验中心合作共建的风湿病专科实验室设备先进齐全,除能满足临床需要外,还能不断研究新的项目用于临床检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以及研究风湿性疾病的相关发病机理。本科目前已开展的检测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l)、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人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T淋巴细胞亚群、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AKA和抗CCP抗体的检测可以尽早诊断早期及不典型类风湿关节炎,有利于及时开始正确合理诊疗,降低致残率,改善远期预后。HLA-B27的检测结合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大大提高了对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含早期、轻型、不典型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水平。同时,本科现为暨南大学医学院风湿病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建科以来的15年中,共承担深圳市科技局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编专著3部。
  风湿免疫科为了保证门诊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派出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坐诊专科门诊,确保专科门诊高质量,并健全疑难病全科会诊制度,除正常工作时间外,周六、周日均有风湿专科门诊,方便风湿病人就医。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深圳市人民医院召开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 8月25号下午,孙伟副院长主持召开深圳人民医院预约挂号系统推广动员大会,传达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上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情况和下半年门诊预约挂号工作计划,强调抓好门诊预约挂号各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绩效考核管理。张国志副院长、信息科李体远科长、门诊办公室张杰主任、医务科陈凯科长等依次做了发言。各个临床科室的主任、门急诊行政正副主任等医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孙伟副院长指出,深圳市人民医院预约挂号、门诊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与同市同级医院尚有一定的差距,各临床科室预约挂号开展情况不平衡,门诊正副主任对预约挂号的重视程度不一。要求各临床科室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务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摆在“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各临床科室门诊正副主任要规划好每个月预约挂号量、预约就诊率总体目标,以及今年预约挂号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下半年工作思路。(二)对照信息科就预约挂号系统、门诊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介绍,结合本科室实际,找技术遗漏、找问题原因,制定本科室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应用培训,进一步明确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围绕目标加大精力、财力投入,提高门诊出诊医师的信息化水平。(三)务必仔细学习医务科提出的预约挂号工作开展规范条例,对照门诊办公室调研的诊室利用情况报表等,各科室要做进一步的门诊出诊医师的安排和考核。(四)要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多沟通、多协调,扎实落实好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 (深圳市人民医院 通讯员朱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第一次啪啪啪会怀孕吗
曲中玉
回答: 第一次性行为有怀孕的可能,是否怀孕与性行为次数无关,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及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怀孕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功着床于子宫内膜。 若在女性排卵期前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即使为初次性交,精子进入阴道后可能通过宫颈管上游至输卵管,与排出的卵子相遇受精。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人可能出现意外排卵。此外,男性射精前分泌的前列腺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即使未在阴道内射精也存在低概率受孕风险。 若性行为发生在绝对安全期或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则怀孕概率显著降低。绝对安全期需满足月经周期极度规律且排卵后超过48小时,但实际生活中难以准确判断。规范使用合格避孕套可达到较高避孕效果,但存在使用不当导致破裂或滑脱的风险。短效避孕药需要连续正确服用才能发挥避孕作用,紧急避孕药仅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性行为有效且成功率有限。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记录月经周期,掌握基础避孕知识。若出现月经推迟、乳房胀痛等早孕症状,可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就医检查。无论是否首次性行为,若无生育计划均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青少年及未婚人群更应重视性健康教育,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科学避孕指导。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