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大第二附属医院

关节脊柱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自1998年成立以来,通过大量的引进和培养人才,经过近几年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形成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三个临床专业组,现已成为粤东地区实力最强的骨科中心。2002年被广东省卫生厅批准为广东省特色专科,成为粤东地区唯一的省级重点骨科。2005年以取得了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资格,是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骨科临床药物和器械试验基地。2007年再次被广东省卫生厅批准为广东省特色专科。

骨科现已成为拥有正式床位70张的集病房、急诊、门诊及独立研究室为一体的完整学科。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骨科现有正教授和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6人,留学归国人员2人。

骨科制定了严格的手术等级制度,平诊手术一律全科讨论,由专业组提出预案,各位医生各抒已见,最后由科主任决定术案和参术人员,重大手术统一组织实施。术后科主任组织全科评比,力争手术效果让病人满意,要经的起X线片、骨科同行及术后功能恢复的检验,从而保证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

骨科在学科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创伤骨科为基础,以脊柱外科、人工关节置换为特色。四肢骨关节损伤、脊柱脊髓损伤是我科的主要临床研究方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率先于国内采用了国际先进的AO理论和内固定技术治疗了大批脊柱、骨盆和四肢骨折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在四肢的骨折、复杂的创伤骨折抢救和治疗、陈旧骨折不愈合手术治疗,尤其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面,已达到同期省级先进水平;特别是在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合并截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人工关节置换和翻修等医疗技术方面积累了经验丰富临床经验,部分项目医疗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我科的科研工作密切结合临床病种特点,以脊柱脊髓损伤及其修复、关节内骨折和关节软骨缺损的重建、骨折不愈合的病因和治疗为三大主攻方向,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近5年来共承担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各级科研成果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临床及基础科研方面的学术论文逾100篇。

在科研的基础上我院骨科积极采用新技术,比如,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颈椎、胸腰椎骨折椎体切除内固定术,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介入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髋、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这些新技术不仅促进了骨科的发展,而且为患者造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科带头人孔抗美教授为博士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目前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学会与截瘫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骨科学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广东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分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广东分会常委,汕头市骨科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现代医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医院协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理事,省管优秀专家。长期从事脊髓损伤的机制和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致力于颈椎病的临床研究和受损脊髓神经再生修复的研究。对颈椎病、小儿骨科、颈肩腰腿痛和骨科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亲自主刀颈椎病手术1800余例,无差错事故,在这方面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由于手术精准,于1993年获世界骨科学会Zamtldio金刀奖。先后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教学辅助专著3部。

学术带头人齐伟力教授,广东省骨质疏松学会委员。师从当今中国最知名骨科专家冯传汉和吕厚山教授,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中心工作和研究两年。在关节外科领域有极深的造诣,特别是在人工关节置换和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等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骨科疑难疾病和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持“关节软骨修复的研究”等科研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国家专利2项。

学术带头人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很高的科研、医疗、教学水平,在骨科学术界,尤其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愈合机制、骨关节病微创治疗、关节软骨的修复、骨盆骨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省内享有很高的声望。

老一辈骨科专家传给年青医生们的学风、学识,在我院飞速发展的今天得到更好的发扬光大。我科医务人员将继续学习和掌握更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通过继续不懈努力,掌握更精湛医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高水平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整形烧伤外科、唇腭裂中心荣获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先进单位奖

8月29日至31日,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我科唐世杰教授、谢思田医师、秦菲菲医师应邀参加。这是目前中国整形美容行业最大的年度盛会,全国行业专家、精英18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针对微创整形、整形外科、整形护理、激光美容技术、美容心理、学科文化建设等内容专题讲座,唐世杰教授做《Bardach两大瓣法联合Furlow法修复裂隙宽大腭裂的体会》;谢思田医师做《鼻翼软骨粘膜瓣及自体软骨植入联合唇畸形综合整复术在Millard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后继发鼻唇畸形中的应用》。秦菲菲医师参加青年论文竞赛,作《维甲酸诱导胎鼠颌面畸形的磁共振波谱初步探究》的报告,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该竞赛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年青医师踊跃参加,奖项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秦菲菲医师在众多演讲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在该次大会上,我科荣获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先进单位奖,该奖是为表彰为行业进步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由中国医师协会批准、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设立的最高奖。 捷报传来,我科全体同仁深受鼓舞,这是对我们一直以来默默耕耘,努力奋进的肯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在专业各领域深耕细作,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更好的为病患服务。 唐世杰教授上台领取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先进单位奖 (供稿:烧伤整形外科、唇腭裂治疗中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腋下出汗有点臭,不知道是不是狐臭!
聂小娟
回答: 腋下出汗伴有异味可能是狐臭,也可能是普通汗臭。狐臭通常表现为刺鼻的酸腐味,且异味持续存在;普通汗臭多为暂时性,清洁后可缓解。狐臭与大汗腺分泌旺盛、细菌分解汗液有关,汗臭则多由小汗腺排汗过多导致。 1、狐臭特征 狐臭的异味类似洋葱或变质油脂,常伴随油腻性黄色汗渍。异味在青春期加重,与环境温度无关,具有遗传倾向。患者可能合并油性耳垢,腋毛可见黄白色结晶。治疗需抑制大汗腺分泌,可遵医嘱使用乌洛托品溶液、氯化铝溶液等外用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微波治疗或手术。 2、汗臭特点 汗臭气味较淡,多出现在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后。异味来源于表皮葡萄球菌分解汗液中的蛋白质,清洁后迅速消失。此类情况建议每日用抗菌皂清洗腋下,选择透气棉质衣物,必要时使用含三氯生的止汗露。保持腋毛修剪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 3、饮食影响 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如大蒜、咖喱会加重体味。这类食物含硫化合物经代谢后随汗液排出,建议减少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可调节皮脂分泌,推荐食用全谷物、深海鱼和坚果。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汗液浓度。 4、局部多汗症 非狐臭的腋下多汗可能由交感神经亢进引起,表现为汗液浸透衣物。这种情况可尝试肉毒杆菌注射阻断神经信号,或使用格隆溴铵贴片。日常护理建议冷敷腋下,避免情绪紧张,穿着吸湿速干面料的衣物。 5、真菌感染 念珠菌或表皮癣菌感染会导致腋下异味伴红斑脱屑。需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涂抹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保持患处干燥,避免共用毛巾,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此类感染。 建议每日早晚用中性沐浴露清洁腋下,运动后及时擦汗。选择不含酒精的止汗剂,避免刮毛后立即使用。若异味持续加重或伴随皮疹,需就诊皮肤科进行真菌检测或汗腺功能评估。腋下异味改善需要综合护理,包括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和科学用药,不可自行使用强效抑汗产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